石榴做什么好吃,石榴可以做什么东西既好吃又简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1 11:53:26

——访青年艺术家宋苗

石榴花开红胜火,在宋苗的琉璃作品《众籽石榴》中,便是如此。绿油油的叶子中间,几颗硕大饱满的石榴挂在枝头,泛着圆润的光芒;还有两颗果实已迫不及待地绽开,露出一粒粒石榴籽,紧紧挨在一起。火红的石榴,带着秋天丰收的喜悦,也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也是宋苗创作《众籽石榴》的初衷。“满树火红的石榴更像极了红红的大红灯笼,让我们一眼望去就充满了喜悦和希望,希望日后的日子里都过的顺心如意,红红火火。”

石榴做什么好吃,石榴可以做什么东西既好吃又简单(1)

宋苗作品《众籽石榴》

宋苗生于山东省淄博市,也一直生活于此。淄博市博山区被誉为“中国琉璃之乡”,自唐代便开始成批生产琉璃,明代时初具规模,至清代已成为琉璃制作中心。博山琉璃颇具盛名,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博山琉璃生产及配套企业达200多家,琉璃产业从业人员5000余人, 成为中国最大的琉璃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形成了独居特色的琉璃艺术和文化氛围。

宋苗最早接触到琉璃灯工,便是受到号称“中国石榴王”的琉璃艺术大师王乃宝的影响。“第一次到他家里,看到各色琉璃便被深深吸引了。”宋苗说,后来在父亲的指点下,她正式地开始学习琉璃技艺。即使曾经琉璃市场不景气,她也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她的技艺颇有写实的工笔画风格,细腻、接近真实,并融入自己的情感,达到了形仿(形象还原)、色仿(色彩还原)、神仿(神态还原)。

面对上千年的琉璃工艺,宋苗认为,艺术不应重复过去而应创造未来。“所谓传承,并非简单地从前辈手中学习技法传递下去,而是在学到技法的同时,用自己的思维与创造,用力向前推动。”宋苗说,这种推动,才是传统艺术的生命力所在。

石榴做什么好吃,石榴可以做什么东西既好吃又简单(2)

创作中的宋苗

1、创作《众籽石榴》的初衷和灵感来自于何处?

收获的秋天,带着它特有的朴实和奉献,让我们每个人都能置身其中,享受到丰收的喜悦。在广袤的土地上、陡峭的山林中,甚至于农家的庭院里,到处都是丰收的果实。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火红的石榴压枝头,不仅美味好吃,寓意更让人欢喜。

我们都知道,石榴花开红胜火。石榴花开时,最容易让我们想象到幸福的生活,而满树火红的石榴更像是一个个大红灯笼,一眼望去,充满了喜悦和希望。石榴,不仅是多子多福的象征,更是我们美好生活的寄托,希望以后的日子能够顺心如意、红红火火。所以,我的《众籽石榴》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2、《众籽石榴》与以往的作品相比,有何创新之处?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克服困难?

《众籽石榴》并非传统意义上琉璃作品的单一呈现,而是采取灯工组合的形式,让其更加充满力量。作品采用琉璃吹制技艺,创作时需要一气呵成。制作难度主要在于石榴皮的颜色和开口石榴的制作,因为石榴皮需用圆炉进行制作,而不是大炉直接给料,颜色的调制需要多年经验;开口石榴则需要高温开口一气呵成,稍不留意就前功尽弃。

艺术创作不易,要感谢师长亲友的指导、鼓励与支持,尤其感谢国家艺术基金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学习、实践、创新的高端平台。参加“博山琉璃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培训期间,名师授课帮我开拓了学术视野,加强了对传统手工技艺的理解。这些,也为我创作琉璃艺术作品《众籽石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对我今后的艺术生涯,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如何评价自己目前的艺术成就?今后的艺术创作有何计划?

我觉得,“真正的大师,要永远怀着一颗学徒的心”。一个人真正的成功,并不是别人走时你也走,而是在别人停下来时你仍然在走。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要用自己长期积累和磨炼而成的技法“钥匙”,打开传统艺术规律中的“金锁”,从中探索奥妙、发现规律、寻求突破。我相信,有梦就去追,终会有一片天。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不应重复过去,而应创造未来。所谓传承,并非简单地从前辈手中接过技法传递下去,而是在学到前辈技法的同时,通过自己的思维与创造,用力向前推动。这种推动,才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一位称职的艺术家,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修为、人文素养,更需要立足传统、面向未来,在现代艺术观念的丛林中,主动寻求自我突破。

在工艺美术行业中,每位创作者都应该以“工匠之身”要求自己,经历长期的积累与磨练,将“工匠之心”融进自己创作中。未来,我将以传统为参照,以超越为目标,在传统和现代、本土与西方之间,不断修正自己的坐标,尽力吸收不同艺术门类的养分,不断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讴歌人民、回馈时代。

(光明网记者贺梓秋采访整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