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所右巷皇城墙遗迹
老舍的小说中有很多这样的人物,譬如《四世同堂》里的一位:“平日他很自傲生在北京,能说全国尊为国语的话,能拿皇帝建造的御苑坛社作为公园,能看到珍本的书籍,能听到最有见解的言论……”他们怎么也忘不掉自己年久失修的老屋——毕竟也是皇城根的建筑,门前曾经车水马龙、人来客往。其实那空空落落的栓马石,已是现实对历史的绝妙讽刺。老舍本人在正红旗下出生时,八旗子弟的风尚已衰落了。
解放后,皇城根改叫黄城根了,恐怕是为了荡涤这旧名称里的封建气息。黄城根,再也不是八旗子弟的皇城根了。它进入了民主的时代。
皇城根遗址公园
但是皇城根的文化并未烟消云散。直至今天,东黄(皇)城根一带,与南河沿大街平行还遗存有一溜花鸟市场,街两边的店铺颇具百科全书风格,什么都卖:从花鸟虫鱼,到古玩字画,甚至挠背的木制“不求人”也摆上了台面。别的城市的旅游商店,卖的大都是金属或塑料泊工艺品,而这里才是北京最典型的旅游商品市场,能找到最有代表性的纪念品:要么是活物,要么是货真价实的古董——譬如地摊上的几枚绿锈斑驳的铜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绝对不是赝品……走在这条博物馆似的露天街道上,你能感受到八旗子弟怎么千方百计、别出心裁地游戏人生——有关玩的点子,他们似乎都已想尽了。你会长叹:他们哪来那么多时间,哪来那么多金钱,哪来那么多闲情逸致?这肯定很让现代人困惑。如今这条街走过的,大多是看客,而非真正的“玩主”。花鸟市场的生意,肯定远远不如清朝了。
皇城根遗址公园北门
西什库本是明朝储存宫廷御用物资的十个库房,至清朝则封闭了。它之出名,乃是因为西方利用十库旧址建造的教堂,义和团运动时曾遭拳民围攻。所以说起西什库,我们首先会想到那座颇有欧洲风格的带钟楼的教堂。此是一景。西什库往北,就是西皇城根,这一带最热闹的地点是厂桥。据说原属宫城范围的西付库,是挖开了一段宫墙,而与厂桥相通的——有“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味。老北京人把这一段叫做“厂桥豁子”。可见市井生活的诱惑力与穿透力之巨大,即使等级观念的铜墙铁壁也非坚不可摧。
西黄城根西什库门前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