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也就是社会上人们常说的“歇斯底里”,属于精神障碍性疾病的一个类型,即当然属于精神病。
但是,癔症是只有在中国才曾经使用过的一个术语,出现在我国自己搞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中的一个精神病类别。
2001年出版的CCMD-3(第三版,也是迄今最后一个版本,实际上已经被放弃)中,癔症被分在“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Hysteria, Stress-related disorders, Neurosis)”类下。
2013年修订的美国精神病学会第五版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中,癔症相当于“躯体症状和相关障碍(Somatic Symptom and Related Disorders)”分类下的转换性障碍(Conversion Disorder)或叫功能性神经症状障碍或(Functional Neurological Symptom Disorder) 。
转换障碍又具体可以分为具有虚弱或瘫痪,运动异常,吞咽异常,言语异常,(情绪)发作或癫痫发作,麻木或感觉丧失,特殊感觉症状,以及混合型症状等几种表现。
在修订的DSM第四版(DSM‐IV TR),也叫转换障碍,只不过分类上从“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 调整到DSM-5的躯体症状和相关障碍。
实际上,第四版的躯体形式障碍,通俗的讲会更容易理解一些,所谓“躯体形式障碍”就是用身体的症状和体征来表达心理的压力或诉求。
可见,“癔症”也不是一种单一的精神障碍性疾病,而是包括几种类型。其中,只有“情绪发作”类型才是社会上常说的歇斯底里。
歇斯底里一般,人们常把癔症和歇斯底里混为一谈。
实际上,只有癔症(转换障碍)中的(情绪)发作或癫痫发作,才是“歇斯底里”(hysteria)。
hysteria最早由希波克拉底描述,他认为其症状源于子宫(uterus)的“不安分”而命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早就认识到这种病症更多发生在女性。
由于歇斯底里不仅表现为情绪暴发,还经常有一些神神道道的表现,包括无中生有的幻觉。因此,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迷信性的解释,即所谓鬼神附体的“神病”。在我国,这些患者经常会自我发展成大仙,即神汉(或神姑娘)而骗人敛财。
17世纪后,癔症先后被归于“神经症”和“神经质”。到19世纪,由于神经电生理手段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神经质”患者不存在电生理障碍,因而把它归于“心因性”疾病范畴。
现在使用的术语“转换障碍”由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的老师、法国神经病学家夏科特在19世纪率先使用,并延续使用到今天。
夏科特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创立了创伤性癔症模型,认为包括瘫痪在内的癔症症状是由于过去的创伤,尤其是幼时性伤害被“唤醒”(看,弗洛伊德的那一套也并非无源之水嘛)并转换而来的结果,因此他才使用了“转化神经症”(Conversion Neurosis)这个术语来描述,即今天的转换障碍。
夏科特也是另一位著名法国神经病学家巴彬斯基的学生,学医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巴彬斯基是谁,而无人不知的巴彬斯基征正是用这位大神的名字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