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观众洞若观火,始终少不了“国际观察员”蒋介石的分说。台湾问题虽是中国内政,但中国与每个国家的外交关系都绕不开台湾问题。蒋氏父子在剧中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派出特工人员搅局,二是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
有些话,当事人不好说,观察者却可以一针见血。随着台湾在国际社会中一步步失势,蒋介石的怨怼心理越来越浓。他一再说出西方政客的行为依据,指责他们反复无常。观众就能更清楚地看到,在温情脉脉的外交礼仪和弯弯绕绕的外交辞令背后,是怎样的利益角逐。
1949年到1976年,这些丝丝缕缕的外交往事,或许在各种文字书籍和纪录片里都能看到,但以电视剧的形式全面表现,这还是第一次。虽非历史的全部,但可以看出主创人员巧妙剪裁、审慎表述,向着信史做了最大限度的努力。
从中,我们看到了*的纵横捭阖和绝不低头,*的翩翩风度和鞠躬尽瘁。看到了 “外交天团”的实力和魅力,将军大使的脱胎换骨。看到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筚路蓝缕和长足发展。看到了一场又一场好戏。
这一出以史为鉴的主流大剧,华策制造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外交风云》是一部电视剧,具有很强的戏剧属性和审美价值。是一部献礼剧,回溯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外交征程,可以激发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它甚至还是一部“资治通鉴”,通过对历史上相似情境和处置的了解,能更加明智、果敢地应对当下的国际争端和挑战。
中国走过了40年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走进了新的国际航道。今天的世界,与《外交风云》所述故事的冷战背景不同,中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深度融入了全球经济。
然而,也不得不看到,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大搞贸易保护主义,打压中国的高科技企业,甚至明里暗里支持分裂势力,挑起外交事端。
今日中国的国力已远非原先的一穷二白可比。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谁都不要指望我们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1959年之后,中国不但遭到西方国家的封锁,也失去了“苏联老大哥”的关照,一时间在国际上形单影只。但中国用2年多的时间搞出了原子弹,再也不怕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又用“打开西门”的策略广交朋友,用20年的时间,把建交的红旗插满全世界。
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才能赢得世界。这样的道理,适用于冷战时代,也适用于已经出现了一些冷战迹象的当前。中国不会放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步伐,也不会改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冲破罗网,走向世界的日内瓦会议上,*开展了“苏菜外交”“咖啡厅外交”,愣是在貌似铁板一块的西方阵营中撕出一道裂口,扩大了新中国的影响。
在中美两国从破冰到建交的过程中,*、*、*等人表现出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斗争艺术。“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就得让对方的一部分目的也达到。不刚不行,不刚就会被对方蚕食。一味刚也不行,斗折蛇行的路径,能保证双赢的结果。
中美两个大国发展至今,对抗是不可避免的,但也不会只有对抗没有合作。剧中所展示的谈打结合,进退有度,斗而不破,破而能续的历史,可以对今人形成启迪。
当然,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世界上也没有万用万灵的金科玉律。《外交风云》终究是一部剧,文艺功用是最主要的。如果能对时局提供一点点思路上的参鉴,那是意外之喜。
主投主控这部宏大叙事剧的是年轻的华策影视杭州剧集中心。华策影视是电视剧第一股,以面向市场的商业剧见长。华策旗下的杭州剧集中心成立不久,他们的使命是创作、生产能够兼顾导向和市场的主流大剧。
2017年,华策当家人赵依芳在一次会议上得知编剧马继红正在撰写这个剧本,立刻意识到这是华策想要做的项目,派出杭州剧集中心的团队联系和运作此事。
《外交风云》这般体量和定位,对任何一个电视剧制作机构都是巨大的挑战。剧里有换不完的内景和外景,有数不清的头面人物,有准备不完的年代服饰和道具......他们给出了同类剧目的最高投资,总制片人高军和导演宋业明率领制作团队,将这些钱花在了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