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用背景颜色只是示意,实际上图层都是透明
代码实现
用一个父元素作为容器,把所有的元素设置成一样的宽高并放在里面重叠。
<div class="container">
<canvas width="500" height="500"></canvas>
<canvas width="500" height="500"></canvas>
<canvas width="500" height="500"></canvas>
<canvas width="500" height="500"></canvas>
<canvas width="500" height="500"></canvas>
</div>
使用临时图层
绘制是很耗性能的,如果每次都清空画布然后重新画一次,那么性能会消耗很大(即使分了几个图层),我们应区分“变”与“不变”的部分,只对“变”的部分重新渲染,“不变”的部分不渲染,将经常变化的部分抽离到临时图层,这样仅需要渲染临时图层,临时图层有几种实现思路,一种是使用操作图层(俗称高性能图层),一种是使用隐藏图层(不绘制到界面上的)
高性能图层
一般高频(实时响应鼠标、键盘等事件)的操作会放在高性能图层,等操作完成之后,再将最终结果保存到其它图层,比如绘制、拖拽、缩放一个(或一批)shape
隐藏图层
有些图层是不用给用户看的,这些canvas仅存在于内存中,不会插入html的dom中,用完就销毁,比如常见的canvas to image。
还有一种实现方式是离屏渲染(OffscreenCanvas),先在一个offCanvas操作,然后再将结果渲染到界面上(有点像虚拟dom操作),一般会结合webworker或webassembly
const canvas = document.createElement("canvas");
const context = canvas.getContext("2d");
// 绘制图片,或其它操作
context.drawImage();
// 转成base64图片
convas.toDataUrl();
影响canvas性能的除了绘制频率,还有一个重要的是像素点操作,一般图像处理会涉及到大量的像素点操作,如果放在主线程计算,那么会卡住其它操作,造成页面卡顿,特别影响用户体验,这些涉及大量计算的一般会单独开个线程来操作,而在浏览器中有这个能力的就只有webworker了。
有了webworker可能还不够,因为始终是在js上执行,js执行效率天生就比其它语言慢,所以一般的会使用webassembly,执行效率比js快很多,而且还能用到更丰富的图像处理库
如果还有更高的性能要求,那么普通的2d canvas可能就无法满足了,这个时候可以使用webgl,性能更高(当然学习成本也更高),再结合wasm,就可以有无限想象力了,鼎鼎大名的figma就是用webgl wasm(rust)实现的,另外google doc在线文档也使用了webgl,飞书文档将来也会替换成wegbl,基于浏览器的渲染始终有诸多限制,一般有能力的都会实现自己的渲染引擎。
业务中图片缩放的实现设计假设canvas大小为(867,350)
图片的大小为(768,576)
将上面这张图片放到canvas中,图片贴边处理,也即图片太大就缩小,图片太小就放大。那么我们如何实现这种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