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一转眼,我们又迎来了处暑节气。处暑,就是 “出暑”,意味着即将进入秋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刘红梅主治医师提醒大家,处暑过后,昼夜温差逐渐变大,应当及时增添衣物、调整饮食和作息。
通讯员 张鑫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整理
及时增添衣物:今年的处暑与往年不同,疫情还在影响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更要小心顾护正气。处暑后,中午虽依旧比较热,但是早晚凉意明显,所以不能过度贪凉,空调、风扇要尽量少用,同时多留意温差变化,适当添加衣物。
保证睡眠充足:处暑后,天气由热转凉,自然界正处于阳消阴长的阶段,人体内阴阳之气也在转换。经过昼长夜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情况,出伏以后容易感到疲乏,所以睡眠一定要充足。如果出现明显乏力、气短等不适症状,可以饮用西洋参代茶饮,因为西洋参补而不燥,性味甘凉,有补气养阴、清火生津之功效。
少吃寒凉食物:今年处暑之前雨水较多,湿气与暑热之气蕴杂,如果再加上贪食寒凉,人的脾胃就很容易受到损伤。因此进入处暑之后,寒凉的瓜果要尽量少吃,可以通过服用一些利湿健脾的药膳或茶饮来调理脾胃,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比如四神汤,是将山药、茯苓、薏苡仁以及莲子一起炖煮,食用。可以起到健脾和胃、养肝益肾的作用。另外,饮食上要注意“增酸减辛”,以助肝气,可以多吃些像苹果、葡萄、柠檬、山楂、乌梅等酸味食品,少吃煎炸、辛辣等食物。
注重滋阴补肺:处暑后,降水较前明显减少,空气湿度低,燥气当令,易伤津液。而肺对应秋季,肺为娇脏,喜润恶燥,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等症状。所以可以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萝卜、蜂蜜、百合、银耳、莲子、梨、莲藕、荸荠等等。另外,鸭子味甘性凉,可尝试制作、食用萝卜百合老鸭汤,会起到补肺益胃、祛除燥热的作用。
加强锻炼:处暑后,加强锻炼可以将夏季郁积在体内的湿热排出,如早晚散步、慢跑、爬山。我们中国传统的锻炼方式也是非常适合的,比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在工作间隙可以主动去伸个懒腰,因为伸懒腰可使人体的胸腔对心、肺进行挤压按摩,有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供给各个组织器官。同时,上肢、胸廓的活动,可以带动更多的血液供给大脑,可以清醒头目,振奋精神。
注重心理调节:处暑后期,秋意越来越明显,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所以在精神养生方面,要培养乐观的情绪,保持神志安定。遇事戒躁戒怒,不要看扰动心情的电视或书籍,让自己保持一个清净平和的状态。
■推荐一款食疗方
玉竹百合雪梨汤:玉竹、百合各30克,陈皮6克,大枣10枚,乌梅3颗,雪梨1个。将前4味洗净,雪梨去皮核切片,共煮汤,可以加一点冰糖,具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宁心安神的功效。
来源: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