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入门教程免费,redis 菜鸟教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1 23:04:26

redis入门教程免费,redis 菜鸟教程(13)

缺点:按照此种方法,我们生产后的数据只能提供给各个单一消费者消费。能否实现生产一次就能让多个消费者消费呢?

③Pub/Sub:主题订阅者模式

发送者(Pub)发送消息,订阅者(Sub)接收消息。订阅者可以订阅任意数量的频道。

redis入门教程免费,redis 菜鸟教程(14)

Pub/Sub模式的缺点:消息的发布是无状态的,无法保证可达。对于发布者来说,消息是“即发即失”的。

此时如果某个消费者在生产者发布消息时下线,重新上线之后,是无法接收该消息的,要解决该问题需要使用专业的消息队列,如 Kafka…此处不再赘述。

Redis 持久化

什么是持久化

持久化,即将数据持久存储,而不因断电或其他各种复杂外部环境影响数据的完整性。

由于 Redis 将数据存储在内存而不是磁盘中,所以内存一旦断电,Redis 中存储的数据也随即消失,这往往是用户不期望的,所以 Redis 有持久化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Redis 如何做持久化

Redis 目前有两种持久化方式,即 RDB 和 AOF,RDB 是通过保存某个时间点的全量数据快照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当恢复数据时,直接通过 RDB 文件中的快照,将数据恢复。

RDB(快照)持久化

RDB持久化会在某个特定的间隔保存那个时间点的全量数据的快照。

RDB 配置文件,redis.conf:

save 900 1 #在900s内如果有1条数据被写入,则产生一次快照。 save 300 10 #在300s内如果有10条数据被写入,则产生一次快照 save 60 10000 #在60s内如果有10000条数据被写入,则产生一次快照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 如果为yes则表示,当备份进程出错的时候, 主进程就停止进行接受新的写入操作,这样是为了保护持久化的数据一致性的问题。

①RDB 的创建与载入

SAVE:阻塞 Redis 的服务器进程,直到 RDB 文件被创建完毕。SAVE 命令很少被使用,因为其会阻塞主线程来保证快照的写入,由于 Redis 是使用一个主线程来接收所有客户端请求,这样会阻塞所有客户端请求。

BGSAVE:该指令会 Fork 出一个子进程来创建 RDB 文件,不阻塞服务器进程,子进程接收请求并创建 RDB 快照,父进程继续接收客户端的请求。

子进程在完成文件的创建时会向父进程发送信号,父进程在接收客户端请求的过程中,在一定的时间间隔通过轮询来接收子进程的信号。

我们也可以通过使用 lastsave 指令来查看 BGSAVE 是否执行成功,lastsave 可以返回最后一次执行成功 BGSAVE 的时间。

②自动化触发 RDB 持久化的方式

自动化触发RDB持久化的方式如下:

③BGSAVE 的原理

redis入门教程免费,redis 菜鸟教程(15)

启动:

fork() 在 Linux 中创建子进程采用 Copy-On-Write(写时拷贝技术),即如果有多个调用者同时要求相同资源(如内存或磁盘上的数据存储)。

他们会共同获取相同的指针指向相同的资源,直到某个调用者试图修改资源的内容时,系统才会真正复制一份专用副本给调用者,而其他调用者所见到的最初的资源仍然保持不变。

④RDB 持久化方式的缺点

RDB 持久化方式的缺点如下:

AOF 持久化:保存写状态

AOF 持久化是通过保存 Redis 的写状态来记录数据库的。

相对 RDB 来说,RDB 持久化是通过备份数据库的状态来记录数据库,而 AOF 持久化是备份数据库接收到的指令:

开启 AOF 持久化

①打开 redis.conf 配置文件,将 appendonly 属性改为 yes。

②修改 appendfsync 属性,该属性可以接收三种参数,分别是 always,everysec,no。

always 表示总是即时将缓冲区内容写入 AOF 文件当中,everysec 表示每隔一秒将缓冲区内容写入 AOF 文件,no 表示将写入文件操作交由操作系统决定。

一般来说,操作系统考虑效率问题,会等待缓冲区被填满再将缓冲区数据写入 AOF 文件中。

appendonly yes #appendsync always appendfsync everysec # appendfsync no

日志重写解决 AOF 文件不断增大

随着写操作的不断增加,AOF 文件会越来越大。假设递增一个计数器 100 次,如果使用 RDB 持久化方式,我们只要保存最终结果 100 即可。

而 AOF 持久化方式需要记录下这 100 次递增操作的指令,而事实上要恢复这条记录,只需要执行一条命令就行,所以那一百条命令实际可以精简为一条。

Redis 支持这样的功能,在不中断前台服务的情况下,可以重写 AOF 文件,同样使用到了 COW(写时拷贝)。

重写过程如下:

AOF 和 RDB 的优缺点

AOF 和 RDB 的优缺点如下:

RDB-AOF 混合持久化方式

Redis 4.0 之后推出了此种持久化方式,RDB 作为全量备份,AOF 作为增量备份,并且将此种方式作为默认方式使用。

在上述两种方式中,RDB 方式是将全量数据写入 RDB 文件,这样写入的特点是文件小,恢复快,但无法保存最近一次快照之后的数据,AOF 则将 Redis 指令存入文件中,这样又会造成文件体积大,恢复时间长等弱点。

在 RDB-AOF 方式下,持久化策略首先将缓存中数据以 RDB 方式全量写入文件,再将写入后新增的数据以 AOF 的方式追加在 RDB 数据的后面,在下一次做 RDB 持久化的时候将 AOF 的数据重新以 RDB 的形式写入文件。

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读写和恢复效率,也可以减少文件大小,同时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在此种策略的持久化过程中,子进程会通过管道从父进程读取增量数据,在以 RDB 格式保存全量数据时,也会通过管道读取数据,同时不会造成管道阻塞。

可以说,在此种方式下的持久化文件,前半段是 RDB 格式的全量数据,后半段是 AOF 格式的增量数据。此种方式是目前较为推荐的一种持久化方式。

Redis 数据的恢复

RDB 和 AOF 文件共存情况下的恢复流程如下图:

redis入门教程免费,redis 菜鸟教程(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