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工信局副局长 郭玉宁
南京要抢抓新一轮能源革命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进产业基础再造提升、产业链条提档升级、智能绿色全面覆盖,聚力构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世界级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先行示范区,形成建设现代化电网的南京样板。
01发展目标
到2025年,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0家,关键装备可国产化率达90%,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电网创新策源地。
业务收入超五百亿元企业1家,超百亿元企业5家。加快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综合服务体系。
02实施路径
01一是增强产业基础能力
提升电力系统芯片设计能力,发展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等大型装备,布局新型电缆材料。
02二是强化产业创新策源功能
支持开展前沿技术研究,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制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高标准建设国家级智能电网应用产品质检中心。
03三是壮大卓越优质企业群体
鼓励行业龙头实施增资扩能、并购*,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计划,促进上下游企业联合发展。
04四是打造综合性功能园区载体
打造“一谷两区三极”空间布局,提升中国(南京)智能电网谷、南京开发区、江北新区产业承载能力,建立工业园区级综合能源服务系统。
05五是拓宽智能电网应用场景
开发一站式解决方案,发展主动配电网、智能配电一体化、微电网协调控制。推动5G在差动保护、故障监测定位等领域应用。合理布局城市储能电站,打造充储换综合服务站。
06六是构建安全绿色现代化电网
提升智能电网抗攻击、抗干扰能力,保护联网设备、边缘设备安全性。编制集中式新能源规划接入方案,推动区域分布式新能源整体接入。提升绿电使用水平,推进光伏并网工程建设。
《南京市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南京要积极抢抓汽车产业深刻变革、竞争格局加快重塑的重大战略机遇,持续优化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和发展环境,打造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为方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01发展目标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规模达到3500亿元,整车产量力争达到20万辆,动力电池产量力争达到300G瓦时。
培育500亿元以上企业1家、100亿元以上企业6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0万辆,公共领域使用比例不低于50%。
推广换电车辆50000辆,建成换电站600座、充电桩38000个、加氢站4座。建成车联网示范应用道路290公里。
02实施路径
一是全链条提升产业基础能力
鼓励整车企业导入新车型,巩固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氢燃料等领域领先优势,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产品应用。建立新能源汽车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国家换电试点推广等重大项目建设。
二是多维度构建产业创新体系
推动建设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多方协同,在换电电池箱、换电站、关键零部件等领域主导制定一批标准。
三是多梯次引育市场主体
聚焦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研发短板,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强创新力的企业。搭建国际化产业和技术交流平台,引进知名企业、科研机构落户。
四是多层次打造特色集群
完善“3 1 1”特色布局,推动溧水区、江宁区、栖霞区、秦淮区、江北新区产业集聚区提质增效。加强与长三角地区产业合作共建,加大与南京都市圈、对口帮扶城市产业互补。
五是全方位拓展消费需求
深入挖掘私人领域市场潜力,鼓励个人消费。探索分时租车、电池租赁、充电桩使用等共享模式,完善后市场服务链。循序渐进提升公务、公交、网约巡游、邮政物流等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
六是全过程统筹推进换电试点
在工程建设、出租网约、个人出行等场景提高换电车辆使用比例,建设换电资产服务平台,加快推动换电运营监管平台与汽车检测平台数据融合。
七是多场景争创车联网先导区
聚焦“智慧移动出行 智慧城市治理”,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推动交通信号灯大数据信息开放,规模部署C-V2X车载终端,实现车速引导、碰撞预警等应用。
八是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布局
加快在新建小区、高速公路和城乡干道布局充换电网络。建设部署融合传感器、路侧单元、边缘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功能逻辑统一的市级车联网应用服务平台。适度超前规划布局建设加氢站。
《南京市加快培育新赛道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
南京市工信局副局长 代吉上
未来产业,是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化后形成的前沿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南京市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聚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未来产业高地,构筑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01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未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0亿元以上,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5%左右。
重点突破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关键核心技术,未来产业竞争优势和示范带动能力显著提升,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02实施路径
新一代人工智能方面,推动建设全栈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突破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感知计算、脑机融合等领域,争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数据归集、训练资源库、算法开源生态等平台。
第三代半导体方面,加快推进射频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外延材料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建设。
基因与细胞方面,招引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强化临床研究支撑能力,建设人体免疫细胞、细胞质量检测中心、细胞制备中心等公共平台。
元宇宙方面,推动元宇宙赋能重点行业应用,组建元宇宙产业联盟,强化平台、知识产权、人才等要素支撑。
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方面,打造紫金山实验室等高水平创新载体,突破6G、毫米波通信、内生安全等关键技术,争创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
储能与氢能方面,促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发展,布局一批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加快突破高安全性储能技术,推动储能与氢能产业和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融合发展。
《南京市打造千亿级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南京市投促局一级调研员 唐福华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南京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链之一。
2021年,全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完成营收1273.3亿元,连续两年增速超20%。
下一步,南京将积极抢抓国家和省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契机,不断做强壮大我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到2025年,全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列。
01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我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整体规模实力进入全国前列,产业营收超过2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培育1-2个百亿营收企业,实现“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发展目标。同时,企业引培取得显著成效,空间布局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02主要任务
结合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特点、趋势,立足国情、省情、市情,针对性地提出了十项行动,并逐一明确任务落实单位。这十项行动分别是:
1. 产业集聚行动。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分布,高质量打造一批特色创新产业集聚区。
2. 标杆培育行动。建立健全智能制造装备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做强链主企业,做大骨干企业,做精中小企业。
3. 创新攀峰行动。强化产学研合作,着力突破一批核心技术装备和基础共性技术。
4. 平台筑基行动。提升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各类平台能级,加大上下游企业合作交流力度。
5. 转型提升行动。深化落实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培育创建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形成“一行业一标杆”。
6. 招商强链行动。强化重大项目投资牵引和强链补链作用,力争在行业头部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招引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7. 项目护航行动。实行“牵头板块主办—专班办公室会商—专班调度”三级协调会办制度,持续完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
8. 场景赋能行动。拓展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示范应用场景,围绕企业需求,定期发布场景清单,用开放式应用场景培育市场。
9. 人才托举行动。依托人才专项政策,引进和培养国内外高端人才,壮大智能制造装备高技能人才及蓝领工人队伍。
10. 产融对接行动。开发设计“创新金融综合服务支持体系”,鼓励金融机构结合产业特点提供更多定制化融资服务和金融产品。
《南京市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生物医药产业,是南京大力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
《行动计划》明确,要按照国家、省级相关要求,立足南京资源禀赋优势,聚焦基因与细胞治疗重点领域差异化发展,加快促进产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