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上的总发行人是什么意思,电视剧发行人做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02:06:05

“90%以上的电视剧都存在买收视率的情况,收视率造假是困扰影视行业的一颗大毒瘤。”

12月15日,#一部剧收入1亿多9000万买收视率# 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在影视行业,收视率造假似乎是一个秘而不宣的“潜规则”。《人民的名义》总监制和总发行人李学政直言,他参与投资的一部电视剧今年4月在卫视播出,这部剧一共卖了1个多亿,却花了9000万元买收视率!“挣的钱全部花在这上面了。”

资本推动收视率造假

高价雇黑客“偷”走收视率

收视率的基本含义是指某时段收看某频道或节目的观众占市场观众总数的百分比。假定A市场共有100名观众,如果其中10人观看了某一部剧,则A市场该剧的收视率就是10%。

作为金盾影视中心主任、《人民的名义》总监制和总发行人,李学政深知“收视率”对于一部影视作品而言意味着什么。2017年,《人民的名义》开播前,他和团队成员也曾纠结是否要买收视率,但最终放弃了,将3000万元用于宣传推广。

电视剧上的总发行人是什么意思,电视剧发行人做什么(1)

从逻辑上看,此事并不难理解:电视台用高收视率获得了更多、费用更高的广告,制作方能够更快地拿到电视台的回款(一般电视台只会提前打部分款项给制作方),广告主则可以拿着高收视率交差。

导演郭靖宇曾于2018年9月在微博公开称自己执导的影视剧《娘道》因不愿意花钱买收视率被电视台长期搁置,而这笔费用高达7200万元。消息一出,收视率的公信力广受质疑。

电视剧上的总发行人是什么意思,电视剧发行人做什么(2)

在李学政看来,与购买收视率的花销相比,更让人担心的是专业造假机构愈发壮大。“有几家数据公司后来转型做制作了,这些公司的节目制作水平有限,但其出品的节目无论在哪个平台播出,不管质量好坏与否,收视率都不低。”李学政透露,这些公司与有实力的制作公司深度合作,前者负责幕后操纵数据,后者负责制作,挣了不少钱。

电视剧上的总发行人是什么意思,电视剧发行人做什么(3)

目前常见的造假方式仍然有两种:一是污染样本户。

《人民日报》曾在2010年详细披露了“收视率调查样本户是如何被电视台收买作假的”。退休工人老孙,曾是国内调查专业机构索福瑞在某城市选定的一户“样本”家庭,他家刚装上收视率测评仪器,就有好多人找过来。“电视台的鼻子真灵啊,才装没几天,外省市的电视台就找过来,让我看他们的节目,给我送礼品。”

简单来说,比如某地区的样本1000户,如果你找到200户,你就掌握了20%,如果该地区收视率提高20%,可能意味着电视台上亿的广告收入。

二是篡改数据。业内人士透露,有的造假公司不惜重金通过黑客等手段,干扰从样本户家里上传到服务器上的数据,就像电影偷票房一样,“偷”走收视率。“比如,某样本户收看的电视台是A卫视,但从其测量仪输出的数据却变成了B卫视的。这种方式收费也会更贵,如果电视剧收视排名想进前3,价格就可能高达50万元一集。”

收视率不达标,一分钱拿不到

无人关心剧好不好

收视率造假由来已久,为什么广告主、电视台和制作方都选择在高收视率的假象中麻痹生存?

据媒体报道,除了那些已成现象级的影视剧外,他们评估投放价值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收视率。广告商在和电视台签订合同前,会根据该台多个时段的收视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如果收视率未达到其预期,就会将电视台直接“踢出局”。有的广告商还会在广告合同中,标明需要达到的收视率数值,收视率为1和收视率为2,广告商支付的费用完全不同。

电视剧上的总发行人是什么意思,电视剧发行人做什么(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