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个月育儿基本常识,0-3个月育儿基本常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01:49:47

新生儿吐奶,比较常见于宝宝吃奶之后,生理性吐奶是正常的现象,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宝宝的胃容量增加,吐奶次数会越来越少。

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和食欲都不错,只是偶尔的吐奶,新手爸妈不用过分担心。

然而,如果吐奶频繁,宝宝的体重增长特别慢,甚至体重不达标,准妈妈要及时带娃去就医。

0-6个月育儿基本常识,0-3个月育儿基本常识(5)

新手爸妈怎么做才能减少新生儿吐奶?

(1)新生儿吃奶后,要给宝宝拍嗝

不管宝宝有没有吐奶,每次宝宝吃奶后,我们要给宝宝拍嗝,能避免宝宝吐奶。

宝宝不是每次拍打都会打嗝,但是没有关系,我们仍然要坚持在吃奶后,给宝宝拍嗝。

0-6个月育儿基本常识,0-3个月育儿基本常识(6)

(2)宝宝吃奶后,不要马上让宝宝平躺

在宝宝吃完奶后,我们不要立刻把宝宝放在床上平躺着,而是要让宝宝保持直立的状态,父母可以竖抱着宝宝半小时。

2.不过早竖抱宝宝,避免摇晃综合征

有些时候我们适度摇晃婴儿,确实可以让宝宝不再哭闹,安静下来。然而,大人过度摇晃新生儿,却容易让宝宝受到伤害。

美国儿科学会提到,不建议大力摇晃婴儿,否则容易导致宝宝的大脑出现损伤。

不仅如此,新生儿也不能过早竖抱,因为宝宝的头部和脊椎都还没有发育完善。

即使我们要竖抱宝宝拍嗝,也要控制时间在30分钟之内,尽量做到少竖抱。

等宝宝5-6个月后,宝宝能支撑头部的重量,我们再竖抱宝宝。

0-6个月育儿基本常识,0-3个月育儿基本常识(7)

3. 黄疸

新生儿的肝脏发育还不够成熟,出生之后,容易出现新生儿黄疸。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宝宝的面部发黄,接着宝宝的胸部和腹部,眼部个别地方也会出现黄疸。

有些婴儿在出生3-5天内出现黄疸,也有些婴儿在出院后,黄疸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如果宝宝的黄疸比较严重,准妈妈要及时带宝宝去就医,避免因为延误就医,而导致宝宝大脑或者神经系统受损伤。

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出现黄疸。

小宝当初还没有满月,我发现他黄疸越来越严重了。我们赶紧带着他去就医,才知道是母乳性黄疸,接下来的一周内,我们只给他喂奶粉,暂时不喂母乳。

一周后,他再次做检查,我们发现他的黄疸数值下降了不少,原来是母乳喂养过少。后来我就给他混合喂养,黄疸也逐步消失了,我才放下心来。

黄疸持续2-3周后消失,每个宝宝的情况不同。

想要缓解宝宝的生理性黄疸,我们可以这样做,分享我的一些经验:

(1)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哺乳次数最好在8-12次,保证宝宝有充分的奶量摄入

(2)母乳不足的宝宝,准妈妈可以增加奶粉喂养,避免宝宝营养不良

(3)多带宝宝去晒太阳,早上的阳光最温和,我们不用担心会灼伤宝宝

(4)让宝宝多吃多“排泄”,母乳不够的情况下,我们要让宝宝适量喝温水

0-6个月育儿基本常识,0-3个月育儿基本常识(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