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提高考试的速度,怎样才能提高考试成绩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03:30:43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怎么才能提高考试的速度,怎样才能提高考试成绩(1)

交汇点讯 中、高考,是一场突破自我的较量。心态良好,至关重要。如何复习、怎样起居、如何调解心态?整个迎考、考试的过程中,考生和家长都需要以平常心妥善处理好一些重点环节。今天,一起来听听我省名师的“助考攻略”!

怎么才能提高考试的速度,怎样才能提高考试成绩(2)

【南京市中华中学党委副*周立新】

自我防护:做到“一静一动”

“一静”,是指从现在起到高考结束要处于静止状态。原则上不得跨地区流动,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避免与外地人员接触。要保证“两点一线”,离校、离家时必须佩戴合格的医用口罩。

“一动”,是指从现在起到高考结束要做好健康情况监测。包括一天两次测量自己的体温,查看是否有发烧等情况。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核酸检测。另外,要注意是否有腹泻、乏力、嗓子疼痛、干咳、味觉和嗅觉方面的症状,一旦出现这些异常改变,必须快速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知识攻略:题海战术已不管用

冲刺阶段的复习,在知识攻略上强化“五个再”工作:基础知识再重温、课本知识再回看、重点方法再速览、典型例题再回顾、题型专项再训练。在具体实施中努力做到:

基础性。在后期复习中,大家要把目光聚焦在学科的课程标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围绕这些要素,采取边想边写的方法,细化考点。也可借助课本目录回顾知识线索,对不清楚的部分仔细阅读,看完一节、一章、一本书后再梳理一遍。

反思性。到了复习后期,题海战术已经不管用,可有的同学仍在盲目做题,结果虽然题目做得多,却总在同一个知识点或是同一类题型上失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注重典型例题的总结,不会对错题进行归档整理,更没有对照自己的错题进行反思。殊不知,失分点其实就是增分点。后期复习要注意运用不同颜色的笔对作业进行圈点批注,加强解题后的反思,对典型习题做好归档工作。

策略性。具体地说,要提升应试技巧,强化总分意识。在应试中,会做的题目要看全、看清、看细,尽量拿高分;不全会的题目要学会找关键信息和关键词,执果找因,力求分步得分;理解评分标准,以及评卷的基本规则和赋分、扣分细则。

起居安排:牢记六件事

第一,积极调整好生物钟,让自己的“兴奋点”与高考各科考试的时间完美契合。

第二,劳逸结合,最好午休,午休以不超过半小时为宜。

第三,睡前拒绝电子产品,喝一小杯热牛奶有助于睡眠。

第四,合理饮食,均衡营养,烹调要清淡,脂肪不宜过高,不食用药物及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来“提神醒脑”。

第五,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可以做做操、散散步等。

第六,目前天气变化比较大,考生应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增减衣物。

心态调节:降低心理预期

越是临近高考,考生们的心理压力就会越大,及时调整好心态,是顺利迎考、取胜高考的法宝。

第一,强化自信。自信是一种信念,同时也是一种意志,如果我们对一件事充满信心,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感到恐惧。其实有时候并不是考生不够优秀,而是对自己缺乏自信,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上,缺点一旦被放大,久而久之人自然就会丧失自信心,产生自我怀疑,这样非常不利于考试发挥。

第二,自我减压。临考前,一些人担心自己高考发挥不好,担心自己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担心自己高考失利对不起父母老师的辛苦栽培,想得越多给自己的压力也就越大。正确的减压方法是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用平常心对待考试,高考固然很重要,但并不是全部,自己发挥应有水平不留遗憾就足够了。

第三,积极暗示。千万不要小瞧心理暗示对一个人的影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提升一个人的自信心,更有利于竞技水平发挥;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只会徒增烦恼,扰乱思绪,最终影响考试。如果在做题时遇到解不出来的难题,可以告诉自己:这道题这么难,没有多少人能够解出来,因此我不用把时间浪费在这么难的题上面,还是应该多练练其他题,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第四,掌握调节方法。考试入场前,如仍处于紧张状态,哼几句流行歌曲,做几次深呼吸,想点与考试无关却使自己高兴的事,积极参与同学间谈笑转移注意力,冲淡紧张情绪。进入考场后,不必理会别人的表情和反应,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把视线集中在教室前的某一个点上,凝视1分钟左右,什么都不要去想,让情绪稳定下来。答题过程中若感觉紧张,先停笔,身体自然坐正,轻闭双眼,双手平放桌上深呼吸,收紧双拳以及全身肌肉,然后慢慢呼气,随之放松肌肉,待情绪稳定后再继续答题。

总之,高考,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一生宝贵的财富。请记住:考前满信心,下笔如有神;休息多静心,养好精气神;思考必细心,身心都入神;答题要用心,聚精又会神。

怎么才能提高考试的速度,怎样才能提高考试成绩(3)

【江苏省心育名师、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老师杨静平】

“三个关键词”

一、镇定

镇定是情绪的稳定,镇定是面临事情的从容态度,镇定也是丰厚阅历的表现。12年下来,大大小小的考试,起起伏伏的矛盾,曲曲折折的感情,哪一样不在塑造你弹性而灵活的认知?过马路时,红灯亮了,正好休息一下,与身边的风景交换一下眼神;绿灯亮了,感谢老天,今天如此幸运,让我准时达到目的地。无论外界情况怎样,你都能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解释,这就是我们拥有镇定气质的关键。

二、自信

何为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能应变灵活,相信会有贵人,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助力。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几分把握才能行?1分到十分都可以。只要有一丝一毫的缝隙都要生长。因此,你们有18年的生命经验,面对考试,面对新题型,就要发挥”“我能行,我可以试试”。在考场上一定要解放自己的身脑心。眼睛上下左右转一下;耳朵灵敏起来,手指收放自如。心要打开,脑袋里出现的就是自己平时做这一科目最流畅的画面。这时候,你就进入到高度专注的心流福流状态。

三、勇敢

何为勇敢?就是面对第一次,面对陌生,面对新情况,可以保持深呼吸,然后定睛观察,侧耳倾听,然后,整理信息,形成思路,大胆尝试。只要正常呼吸,呼吸均匀,你的大脑就可以高速运转。所以,勇敢不难,勇敢从调匀呼吸开始,最终你会在考场上就如进入平时的测验平常放松坦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启东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高级讲师徐旺梅】

每年的中考和高考,考验的不仅仅是考生的实力,同时,也牵动着万千家长们的神经。在考生备考阶段,家长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么,中、高考临近,家长们应该如何调适自己呢?

家长们要做好疫情下的自我防护工作,切不可掉以轻心,尽量做到单位和家庭每天“两点一线”,加强个人防护,严格自律,避免聚集和外出活动,理解和配合学校防控安排,与学校一条心、一股劲。

一、环境

主要指家庭软环境和硬环境两方面。

1.软环境:家里窗明几净、干净舒适的环境会让孩子感受到平静、安宁;相反,如果是一个吵杂脏乱的环境会让人产生烦躁情绪。

2.硬环境: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我归纳成四个字跟大家交流:

(1)言:即语言,就是好好说话,它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孩子安全感获得的一个基础。

(2)颜:中国有成语“和颜悦色”,家长们要给孩子传递爱和温暖,缓解他们在学校和家里学习的一些压力。

(3)行:即行为。家长在孩子备考的这个阶段,尽量慢下来,轻一点,给孩子一个简单、平静的家。

(4)情:即情绪情感。如果夫妻之间有意见分歧什么的,一定要相互包容,互相理解。

二、饮食

1.正常:饮食习惯都不要有大的改变,因为孩子的消化能力、对于饮食的适应性,基本已经养成了,如果突然给孩子增加饮食,可能对孩子的肠胃造成伤害。

2.营养: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能量消耗比较大,这时候需要有充足的热量,比如:蛋白质、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但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盲目查什么网络资料,一定要去咨询专业的医生。

3.卫生:不吃过期的菜、不吃没有卫生执照的路边摊。水果在清洗过程中可以用淡盐水浸泡几分钟;不吃过冷的食品,更不可以冷热交替吃,以免给肠胃带来不适。

三、睡眠

临近中、高考,尽量将孩子的作息时间调到和中、高考的时间一致,家长也要尽量跟孩子一致,减少一些微小刺激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四、运动

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平常的锻炼习惯来运动,因为合适的运动可以增加大脑的能量,产生多巴胺,缓解紧张情绪。学习时间久了,可以让孩子转转眼、晃晃颈、耸耸肩、伸伸臂、晃晃腿、伸伸脚、勾勾脚等,还可以通过听音乐(班得瑞的音乐能很好的刺激脑波)、深呼吸(能更好的放松身体、放松神经、放松心情)等方式缓解学习疲劳。

怎么才能提高考试的速度,怎样才能提高考试成绩(4)

助力备考,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集结了“各学科高考冲刺策略”

【语文】

1、立足教材,温故知新强基础

教材是语文学习之本。对一些基本篇目,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去重温,去理解,去积累。如文言文常用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积累,也可以教材为主,或以教材为基点去延伸拓展,使自己的语文底盘更加坚实、牢固。此外,坚持背诵篇目篇篇过关,以保证自己不在基础上失分。

2、回顾真题,举一反三理思路

少做模拟题,多回顾高考真题,力争弄懂弄通。不懂的地方,多请教老师。重温优质试题,首先重在梳理文本(语料),重新体验阅读过程,领会阅读的基本原理、方法与要点。如能分类整理更好,比如小说阅读,几个文本放在一起,可以多作横向比较,把握它们的艺术特色,以及由此而带来的阅读上的“差异”性,从而体悟阅读的“微妙”之处,进一步丰富阅读经验。重温优质试题,也是为了理解解题的基本逻辑,使思维更具针对性。真题无非是个例子,梳理真题时,要善于举一反三,体会思维过程,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有序。

3、省视自己,有的放矢补短板

画一画属于自己的语文“地图”,反思一下自己还存在哪些知识盲区,如关于文学类文本鉴赏方面的常用概念,是不是已经了然于心?通过这样的检视,明确学习疏漏之处,以及时补课止损。换而言之,在复习迎考的最后阶段,既要关注老师的话,也要有自己的主张,要根据自身需要,调整战略方向,以将时间用在刀刃上。

4、坚持阅读,博采众长求突破

这里的坚持阅读,更多是指指向写作的阅读跟进,要多读好文章。新高考作文命题方向明确,有与之匹配的阅读当然很好。但是,从提高作文能力的实际出发,指向写作的阅读可以适当淡化题材方面的“针对性”,如可从文体要求出发,鉴赏一些经典的议论类文章(时评、杂感、思想评论等),揣摩其析事说理的思维过程,把握其谋篇布局的独特用心,以及遣词造句的细微功夫。通过这样的阅读更新作文观,规避模式化倾向,争取写出更具个性特点的作文来。

5、调整心态,轻装上阵拼一把

临考前,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应对,固然很好;但是紧张袭来,手心微汗,也属正常,急中生智也是常事,祝大家好运!

【数学】

1、备考之“研”

研究高考真题,把握命题规律

重温课程标准,学习评价体系

关注重点题型,梳理思想方法

2、备考之“训”

做好目标匹配,优化教学定位

突破运算关口,解决规范问题

强化专项纠错,做好概念回归

3、备考之“能”

数学抽象,逻辑推理

数学建模,直观想象

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4、备考之“策”

遇到浅卷:比审题,比步骤,比细心

遇到深卷:比审题,比情绪,比意志

遇到新题:比审题,比分析,比联想

【英语】

一、听力解题策略

1、用好考前5分钟,阅读听力问题及选项,对所听话题进行合理地预测;

2、充分利用间隔时间,在确认上一段听力题答案后,尽快阅读将听的听力题干和选项,不浪费时间;

3、听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如but,however,unless,because 等,高效获取答案信息:

4、边听边圈画或记录重点信息。

二、阅读理解第一节解题策略

1. 关注体裁:注意分析文章体裁,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不同文体特点;

2.细节理解题必须定位,找到原文出处;把握出题规则——正确答案经常是文章某一处说法的同义改写;

3. 主旨大意题可分为三大类,即标题归纳题、文章大意题和段落大意题。

正确选项特点:涵盖性强,覆盖全文或全段;确定的范围恰当,既不太大,也不太小;精确性强,不会改变语言表意的程度及色彩。

干扰选项特征:过于笼统;以偏概全;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

4.推理判断题属于高层次阅读理解题。在进行推断时,要据文推理、合情推理,不可脱离原文主观臆断。推理判断题的正确选项特征:“立足原文,只推一步”,即根据原文内容,一步即可推得;选项中一般不出现绝对概念,如only, never, all, absolutely等。

5.词义猜测题是高考阅读理解中必考的题型。可通过文章中的定义、同位语、同义词、反义词、构词法、因果关系、转折关系、上下文指代关系等确定词义。

三、阅读第二节“七选五”解题策略

1. 分析语篇结构;

2. 关注设空句子功能;段首:主题句、小标题;段中:衔接与连贯;段末:总结、对主题句的进一步阐述、承上启下。

3. 关注以下语篇衔接手段:

(1)Transitional words(并列、递进、因果、举例、转折、顺承关系等)

(2)Repetition of key words(原词复现、同义词复现、反义词复现等)

(3)Pronoun reference (代词指代)

四、完形填空解题策略

1. 重视首句含义,确立整篇文章的基调;

2. 跳过空格初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致含义:

(1)利用作者的态度或感情色彩关联解题;

(2)利用首尾呼应关系解题。

3. 综合考虑,选出答案选项:

(1)寻找提示信息,重视语境意义;

(2)识别语篇标志,理清逻辑关系;

(3)通过复现词和同现词解题。

4. 验证答案:带着答案复读全文,确定最终答案。

五、语法填空解题策略

1. 通读全文,确定基本时态;

2. 重视句子结构分析,确定所填的内容在句子中的成份;

3. 根据语法知识填充、根据前后逻辑关系填充、根据语篇标志填充;

4. 通读全文,验证正误。

六、写作第一节应用文解题策略

1. 认真审题:审体裁、审人称、审时态、审要点。

2. 列出关键词和结构布局,写对写好第一段。

3. 不要急于show off。应用文不是要急于把自己平生所学的从句和非谓语都用上,必须得体,体现语用。

4. 利用好衔接手段。每个要点之间最好有连接词,因为评分最高标准第五档要求是否衔接连贯。

5. 写完后注意复查,核查句子准确性和语篇连贯性。

七、写作第二节读后续写解题策略

1. 通读、理解所给文段:按照故事六要素,了解所给文章的主旨、把握故事梗概;

2. 就既有的人物续写:明确故事中的人物,一般不额外增加人物。续写的故事情节发展都是由原文的人物推进的,强行增加人物有可能会偏离情节发展。梳理故事的情节线,根据故事中的人物特点,为续写人物的心理和动作描写做准备。

3. 确保情节的合理性:认真研读所给出的两句段首句,把段首句跟故事文本进行联系对比。思考四个衔接:续写内容与前文的逻辑的衔接;续写内容与所给段首句的衔接;续写第一段末与第二段段首的衔接;续写段落内容之间的衔接。

4. 列出一些词汇和写作要点:考虑一些细节描写,以使人物丰满,情节紧凑。在创造语境时,有技巧地进行遣词造句非常重要,根据原文语言特点使用一些合适的修辞手段和句式结构。

5.完成写作后,回看文章,核查句子准确性和语篇连贯性。

【物理】

Part.01

精心利用剩余时间

抓住热点兼顾"冷点"

选择题训练要以基础为主,内容选择覆盖面要广,热点为主兼顾"冷点",只要定性和半定量。讲评要发散,联系要广泛,重答题方法指导,快又准是目标;

实验题完整性很重要,开放性和设计性不能忘,大实验大概率为力和电,原理迁移应用要关注。小实验在热、光、原,注意冷点补短板。

计算题前两题题应该是学生熟悉的题型,模型简单,易入手,得到满分是目标,热学、光学和电学几率高;后两题难度大,一二两问是目标,三问得分是希望。

提高速度争时间,力争会做不失分,既快又准应力争。

Part.02

精心安排每次课

题型专项定时训练和整卷限时训练相结合

训练难度适中,越是临近高考,越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题型专项定时训练针对高考题型,提升该题性试题的答题能力;整卷限时训练有条件的最好和物理高考时间对应,真正模拟高考,积累考试经验,总结答题得失细节和考试技巧。老师全批全改,集中针对讲解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给学生反思和整理的时间。发现新问题与回顾原有错题相结合,错题清零,错题再做。

Part.03

重做实验,回归教材

有条件的要重做重点实验,熟悉要求的20个学生实验。没有条件的可以基本测量仪器进教室让学生使用。实在不行可以选择好的实验录像让学生观看,力争做到仪器读数不错,有效数字记牢,基本操作要会,图线描绘规范,基本的误差分析熟练。经过长时间的复习教材上的内容已经比较生疏了,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来一次回头看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新教材上的相关内容。重视教材中的课后题、科学漫步、图片、演示实验等。教师要讲就讲到位,找准思维障碍,实现思维突破。

Part.04

提高非智力因素;提高得分信心

越是到最后,越要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不能自己埋头刷题,重视调整自己的生物钟。高考的应试策略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放松心态,全力以赴。题易大家易,我不大意;题难大家难,我不畏难。一丝不苟,该得的分一分不丢;坚定信心,难得的分每分必争。得高分的关键是会做的题不丢分!

【化学】

1、处理好高考题与模拟题的关系

江苏高考命题的原则是稳中求进、固本培元。既然高考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那认真研究高考原题,才能正确理解高考方向。

2、处理好问题引导与精练反思的关系

高考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思维和表达三大能力。课堂教学要精选题目,原则是少而精,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提升。

3、处理好基础题和较难题的关系

基础题和中档题在高考试题中占70%左右,确保这两块试题的准确率,得分才有保障。

4、处理好答题规范性和答题速度的关系

75 分钟的考试时间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巨大挑战,要学会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不能因为追求答题速度而忽视答题的规范性,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生物】

1、重温高考试题,把握命题方向

重温近几年江苏高考生物学试题,特别要关注2021年的江苏高考生物学试题,剖析其命题立意、情境设置和设问方式上的变化,把握高考命题的特点和方向,强化基于生物学概念、规律本质的解题思维训练,提高复习效率和解题能力,提振学生的应考信心。

2、细化教学计划,高效每一节课

结合学生实际,适度收缩教学内容,细化高考倒计时的每一天、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到高效利用每一刻时间。

3、编制微型训练,确保解题状态

结合江苏高考的考点,特别是重点考点、高频考点等,精心选择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简答题在内的各类试题,尽量开展每天进行定时微训练,让学生一直保持良好的解题状态,包括解题的方法、解题的规范、解题的时效等。另外安排一定的模拟训练,精选难度适中、具有一定模拟性质的完整试卷,让学生保持解题的感觉,引导学生寻找到自己的解题节奏、时间分配,明确自身答题的得分点和增分点,减少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不必要失分。结合试题的讲解评析,帮助学生理清答题要点,提升答题技巧。

4、做好个性辅导,提升应考信心

结合平时的模拟考试、训练等情况,开展面对面的解题指导,特别是在面对面指导中及时掌握学生对生物学复习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与困惑,深入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关键原因,指导其有效解决的方法,克服其因畏难情绪而对高考产生的紧张与不自信。

5、关注学生心理,及时调节疏导

学生是高考“战场”的主体,绝大部分学生是首次“出战”。越是临近高考,学生面对学习问题、考试压力和生活不适产生的焦虑等负面情绪越多,尤其今年因为疫情而处于封闭管理中,就越需要教师的心理介入。首先,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波动、情绪变化及状态转变。其次,一方面可结合生物学教学,适度鼓励赏识学生,针对学生的每一个优点和每一次进步,及时赞赏,帮助学生树立生物学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学生情绪和情感上的细微变化,适时调节疏导和开展心理建设,帮助学生减压,培养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消极情绪。通过及时、积极、正面的引导,确保学生以积极的情绪、良好的身心状态应对高考。

【历史】

1、回归教材,扎实基础

重点梳理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解决易混易错知识点,深化拓展重点知识,尤其要挖掘历史地图、表格和图片中的信息。

2、梳理线索,构建体系

专题内容概述线索,宏观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结构性地理解知识,梳理知识的发展线索,建立知识的宏观体系,从而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和历史的规律与趋势。

3、聚焦热点,归纳专题

一是周年大事及次周年大事。二是长效热点。三是社会焦点问题。

4、训练典题,提升能力

(1)精心选题(精)。选题一般包括近三年的各地高考历史题(特别是2021年江苏高考三套试卷),各地各校的高考模拟题。选择的原则:基础性、典型性(一是特殊性,二是普遍性)、新颖性。

(2)科学做题(准)。限时训练,即时反馈。不能仅仅停留于获取答案,要关注做题的过程和思路:归纳答题方法、分析错因、总结规律与技巧。

(3)重点评题(实)。练习的讲评要“三纠”(自纠、互纠、共纠) “四讲”(讲误区、讲专题、讲变式、讲方法规律)。

5、反馈总结,规范答题

研究好典型题和易错题。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选择和非选择题,思考答案从什么角度来入手,答题思路要总结规范好。

【政治】

Part.01

注重基础性,以大概念大单元为切入,夯实知识基础

重点围绕大概念进行知识的体系化、结构化建构;基于教材的课、单元进行固定结构建构,以及打乱教材结构进行知识*的流动式大单元结构建构;围绕仍然没有解决的易混易错点进行再梳理;结合练习中错误率高的试题进行知识再讲解、再复习;结合新教材和重要讲话、重要文件,对教材的核心知识进行再补充;结合2022年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热点进行专题再盘点。

Part.02

指向有效性,以真实问题解决为抓手,规范解题过程

试题选材体现前瞻性,试图给予学生一种解决复杂生活问题、前瞻科研问题的情境,要注重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而不是回答知识、记忆知识;试题情境趋于复杂性,新颖度、多元性和开放度大大增加,通过“以生考熟”用陌生的问题情境考查熟悉的教材知识,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真实问题分析的逻辑结构性与思维层次性;试题考查趋向综合性,基本一模块一大题,要注重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回顾教材,以点带面,学会灵活调动和迁移运用知识。

Part.03

把握方向性,以命题改革趋势为指引,促进教考衔接

高考客观题组合式、排除法等占比较大,路径传导、诗词歌赋、漫画图表等难度较高,需督促学生强化对核心概念的精准理解。主观题选材多元、情境多样,要引导学生关注前沿热点、宏观政策、思辨议题、复杂情境等素材;命题可不同模块“多管齐下”综合考查,需高度关注模块内及跨模块的融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建构知识体系—全面提取信息—有效迁移知识—提炼材料语言—构建答题逻辑,有效提升作答水平。

【地理】

1、回归教材,重温经典固根基

经历了大量“刷题”训练后,你的脑海里一定被试题占据了太多空间,这时候必须回归到学科的根本——教科书。用心研读一遍教科书中的概念、原理、思维、方法、观念、案例…。教科书是国家课程标准下的学科经典书籍,系统性强,结构清晰,循序渐进,梳理后的知识在我们脑海中是有序化、结构化的。

2、回归原点,依托原理基因破题

高考命题常考的自然地理原理有气温高低的原理、降水及雾的原理、热力环流的原理、水文特征形成原理、特殊地貌形成原理、自然带分异原理等,原理的原点是这个原理的基因,是原理的形成条件。人文地理也有很多重要原理。在遇到一个有情境包装的新问题时,思维要回归原理的原点,从原点出发分析问题。

3、把握节奏,讲究答题策略

合理分配答题时间,遇到难题不慌张。选择题奠定学科的基础分,做选择题时要理解情境材料对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的描述,切忌不仔细审题凭空做题。仔细揣摩各选项之间的差别,排除答案要仔细,一定要将四个选项看全后再选择。综合题需准确理解设问重点,避免答非所问,教师可以带着学生整理一下常见“行为动词”的答题要求,作答时建议先在草稿纸上列出提纲,观点表述要有逻辑性。

4、常翻地图,增强空间感添自信

地理问题离不开地图,“一图胜千言”告诉我们,要养成经常翻阅地图的习惯,有助于提升空间思维,熟悉常见区域的特征,在考试中能更快进入试题情境,节省思考时间,有利于水平发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

编辑: 蔡姝雯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