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己制作空压机洗井设备,空压机洗井图解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05:28:37

图2分层明沟排水方法

1—底层排水沟;2—底层集水井;3—二层排水沟;4--层 集水井;

5—水泵;6—原地下水位线;7一降低后地下水位线

2.4排水机具的选用

排水所用机具主要为离心泵、潜水泵和泥浆泵。选用水泵类型时,一般取水泵排水量为基坑涌水量的1. 5-2. 0倍。

2.5集水明排施工和维护

为防止排水沟和集水井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渗透现象,施工中可在底部浇筑素混凝土垫 层,在沟两侧采用水泥砂浆护壁。土方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定期清理排水沟中的淤泥,以防止排水沟堵塞。另外还要定期观测排水沟是否出现裂缝,及时进行修补,避免渗漏。

3基坑隔水

基坑工程隔水措施可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高压喷射注浆、地下连续墙、咬合桩、小齿口钢板桩等。有可靠工程经验时,可采用地层冻结技术(冻结法)阻隔地下水。当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复杂或基坑工程等级较高时,可采用多种隔水措施联合使用的方式,增强隔水可靠性。如搅拌桩结合旋喷桩、地下连续墙结合旋喷桩、咬合桩结合旋喷桩等。

隔水帷幕在设计深度范围内应保证连续性,在平面范围内宜封闭,确保隔水可靠性。 其插入深度应根据坑内潜水降水要求、地基土抗渗流(或抗管涌)稳定性要求确定。隔水帷幕的自身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抗渗性能应满足自防渗要求。

基坑预降水期间可根据坑内、外水位观测结果判断止水帷幕的可靠性;当基坑隔水帷幕出现渗水时,可设置导水管、导水沟等构成明排系统,并应及时封堵。水、土流失严重时,应立即回填基坑后再釆取补救措施。

4基坑降水

4.1基坑降水井点的选型

基坑降水应根据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基坑面积、开挖深度、各土层的渗透性等,选择合理的降水井类型、设备和方法。常用降水井类型和适用范围见表2

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和面积、水文地质条件、设计要求等,制定和采用合理的降水方案,并宜参照表3中的规定施工。

降水井类型及适用条件 表2

降水类型

渗透系数(cm/s)

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m)

轻型井点 多级轻型井点

10-2 〜10-5

3〜6

6〜12

喷射井点

10-3 〜10-6

8〜20

电渗井点

<10~6

宜配合其他形式降水使用

深井井管

≥10-5

>10

降水井布置要求 表3

水位降深

(m)

适用井点

降水布置要求

<6

轻型井点

井点管排距不宜大于20m,滤管顶端宜位于坑底以下1〜2m。井管内真 空度应不小于65kPa

电渗井点

利用轻型井点,配合采用电渗法降水

6〜10

多级 轻型井点

井点管排距不宜大于20m,滤管顶端宜位于坡底和坑底以下1〜2m。井管内真空度应不小于65kPa

8〜20

喷射井点

井点管排距不宜大于40m,井点深度与井点管排距有关,应比基坑设计开挖深度大3〜5m

续表

水位降深

(m)

适用井点

降水布置要求

>6

降水管井

井管轴心间距不宜大于25m,井径不宜小于600mm,坑底以下的滤管 长度不宜小于5m,井底沉淀管长度不宜小于1m

真空降水管井

利用降水管井釆用真空降水,井管内真空度应不小于65kPa

电渗井点

利用喷射井点或轻型井点,配合采用电渗法降水

4.2轻型井点降水

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是按设计要求沿基坑周围埋设井点管,一般距基坑边0.7〜 1.0m,铺设集水总管(并有一定坡度),将各井点与总管用软管(或钢管)连接,在总管中段适当位置安装抽水水泵或抽水装置。

1.轻型井点构造

井点管为∅38〜55mm的钢管,长度5〜7m,井点管水平间距一般为1. 0〜2. 0m (可根据不同土质和预降水时间确定)。管下端配有滤管和管尖。滤管直径与井点管相同,管壁上渗水孔直径为12〜18mm,呈梅花状排列,孔隙率应大于15%;管壁外应设两层滤网,内层滤网宜采用30—80目的金属网或尼龙网,外层滤网宜采用3〜10目的金属网或尼龙网;管壁与滤网间应采用金属丝绕成螺旋形隔开,滤网外面应再绕一层粗金属丝。滤管下端装一个锥形铸铁头。井点管上端用弯管与总管相连。

连接管常用透明塑料管。集水总管一般用直径75〜110mm的钢管分节连接,每节长4m,每隔0.8〜1.6m设一个连接井点管的接头。根据抽水机组的不同,真空井点分为真空泵真空井点、射流泵真空井点和隔膜泵真空井点,常用者为前两种。

2.轻型井点设计

轻型井点的布置主要取决于基坑的平面形状和基坑开挖深度,应尽可能将要施工的建筑物基坑面积内各主要部分都包围在井点系统之内。开挖窄而长的沟槽时, 可按线状井点布置。如沟槽宽度大于6m, 且降水深度不超过6m时,可用单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一侧,两端适当加以延伸,延伸宽度以不小于槽宽为宜, 如图3所示。

如何自己制作空压机洗井设备,空压机洗井图解(5)

图3单排线状井点布置

1一井点管;2—集水总管;3一抽水设备;4一基坑;

5—原地下水位线;6一降低后地下水位线 H一井管长度;Hi一井点埋设面至坑底距离;

l一滤管长度;h一降低后水位至坑底安全距离; L一井管至坑边水平距离

当因场地限制不具备延伸条件时可采取沟槽两端加密的方式。如开挖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则可用双排线 状井点。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状井点(图4),有时亦可布置成“U”形,以利于挖土机和运土车辆出入基坑。井点 管距离基坑壁一般可取0. 7〜1. 0m以防局部发生漏气。在确定井点管数量时应考虑在基坑四角部分适当加密。当基坑采用隔水帷幕时,为方便挖土,坑内也可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如何自己制作空压机洗井设备,空压机洗井图解(6)

图4环形井点布置图

1一井点;2一集水管;3—弯联管;4—抽水 设备;5一基坑;6一填黏土;

7一原地下 水位线;8一降低后地下水位线

一套机组携带的总管最大长度:真空泵不宜超过100m;射流泵不宜超过80m;隔膜泵不宜超过60m。当主管过长时,可采用多套抽水设备;井点系统可以分段,各段长度应大致相等,宜在拐角处分段,以减少弯头数量,提高抽吸能力;分段宜设阀门,以免管内水流紊乱, 影响降水效果。

真空泵由于考虑水头损失,一般降低地下水深度只有5. 5〜6m。当一级轻型井点不能满 足降水深度要求时,可采用明沟排水结合井点的方法,将总管安装在原地下水位线以下,或 采用二级井点排水(降水深度可达7〜10m), 即先挖去第一级井点排*土,然后再在坑内 布置埋设第二级井点,以增加降水深度,如图 5所示。抽水设备宜布置在地下水的上游, 并设在总管的中部。

如何自己制作空压机洗井设备,空压机洗井图解(7)

图5:二级轻型井点布置图

3.轻型井点施工

(1)轻型井点的施工工艺

定位放线→挖井点沟槽→敷集水总管→冲孔(或钻孔)→安装井点管→灌填滤料、黏土封口→用弯联管连通井点管与总管→安装抽水设备并与总管连接→安装排水管→真空泵排气→离心水泵试抽水→观测井中地下水位

(2)井点管的埋设

井点管埋设可用射水法、钻孔法和冲孔法成孔,井孔直径不宜小于300mm,孔深宜比滤 管底深0.5〜1.0m。在井管与孔壁间应用滤料回填密实,滤料回填至顶面与地面高差不宜小 于1.0m。滤料顶面至地面之间,须采用黏土封填密实,以防止漏气。填砾石过滤器周围的 滤料应为磨圆度好、粒径均匀、含泥量小于3%的砂料,投入滤料数量应大于计算值的85%。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冲孔法,冲孔时的冲水压力如表4所示。

冲孔所需的水流压力 表 4

土的名称

冲水压力(kPa)

土的名称

冲水压力(kPa)

松散的细砂

250〜450

中等密实黏土

600〜750

软质黏土、软质粉土质黏土

250〜500

砾石土

850—900

密实的腐殖土

500

塑性粗砂

850-1150

原状的细砂

500

密实黏土、密实粉土质黏土

750〜1250

松散中砂

450〜550

中等颗粒的砾石

1000—1250

黄土

600〜650

硬黏土

1250—1500

原状的中粒砂

600—700

原状粗砾

1350—1500

4. 3喷射井点降水

喷射井点是利用循环高压水流产生的负压把地下水吸出。喷射井点主要适用于渗透系数较小的含水层和降水深度较大(8~20m)的降水工程。其工作原理如图6、图7所示。

如何自己制作空压机洗井设备,空压机洗井图解(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