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己制作空压机洗井设备,空压机洗井图解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05:28:37

图10:承压含水层不封闭条件下的坑内减压降水示意图 a)坑内承压含水层半封闭;b)悬挂式止水帷幕

②当隔水帷幕进入承压含水层,并进入承压含水层底板以下的半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中,隔水帷幕已完全阻断了基坑内外承压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如图11所示。

如何自己制作空压机洗井设备,空压机洗井图解(13)

图11:承压含水层全封闭条件下坑内减压降水示意图

隔水帷幕底端均已进入需要进行减压降水的承压含水层顶板以下,并在承压含水层形成了有效 隔水边界。由于隔水帷幕进入承压含水层顶板以下长度的差异及减压降水井结构的差异 性,在群井抽水影响下形成的地下水渗流场形态也具有较大差别。地下水运动不再是平面 流或以平面流为主的运动,而是形成三维地下水非稳定渗流场,渗流计算时应考虑含水层的各向异性,无法应用解析法求解,必须借助三维数值方法求解。

2) 坑外减压降水

对于坑外减压降水而言,不仅将减压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围护体外侧,而且要使减压井过滤器底端的深度不小于隔水帷幕底端的深度,才能保证坑外减压降水效果。

如果坑外减压降水井过滤器埋藏深度小于隔水帷幕深度,则坑内地下水需绕过隔水帷幕底端后才能进入坑外降水井内,抽出的地下水大部分来自于坑外的水平径向流,导致坑内水位下降缓慢或降水失效,不但使基坑外侧承压含水层的水位降深增大,降水引起的地面变形也增大。换言之,坑外减压降水必须合理设置减压井过滤器的位置,减小隔水帷幕的挡水(屏蔽)功效,以较小的抽水流量,使基坑范围内的承压水水头降低到设计标高以下,尽量减小坑外水头降深与降水引起的地面变形。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隔水帷幕未在降水目的承压含水层中形成有效的隔水边界,宜优先选用坑外减压降水方案:

①当隔水帷幕未进入下部降水目的承压含水层中,如图12所示。

如何自己制作空压机洗井设备,空压机洗井图解(14)

图12坑外减压降水示意图 (a)坑内外承压含水层全连通;(b)坑内外承压含水层几乎全连通

②隔水帷幕进入降水目的承压含水层顶板以下的长度L远小于承压含水层厚度,且不超过5.0m,如图12 (b)所示。隔水帷幕底端未进入需要进行减压降水的承压含水层顶板以下或进入含水层中的长度有限,未在承压含水层形成人为的有效隔水边界,即隔水帷幕对减压降水引起的承压水渗流的影响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采用承压水渗流理论的解析公式,计算、预测承压水渗流场内任意点的水位降深,但其适用条件应与现场水文地质实际条件基本一致。

3) 坑内-坑外联合减压降水

当现场客观条件不能完全满足前述关于坑内减压降水或坑外减压降水的选用条件时, 可综合考虑现场施工条件、水文地质条件、隔水帷幕特征,以及基坑周围环境特征与保护要求等,选用合理的坑内-坑外联合减压方案。

3.管井施工

减压降水管井施工与疏干降水管井施工相同。

4.减压降水运行控制

减压降水运行应满足承压水位控制在安全埋深以下的要求,同时应考虑其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的控制原则如下:

(1) 应严格遵守“按需减压降水”的原则,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安全承压水位埋深与基坑施工工况之间的关系,确定各施工区段的阶段性承压水位控制标准,制定详细的减压降水运行方案;降水运行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减压降水运行方案。如基坑施工工况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或修改降水运行方案;

(2) 所有减压井抽出的水应排到基坑影响范围以外或附近天然水体中。现场排水能力 应考虑到所有减压井(包括备用井)全部启用时的排水量。每个减压井的水泵出口宜安装水量计量装置和单向阀;

(3) 减压井全部施工完成、现场排水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一次抽水试验或减压降 水试运行,对电力系统(包括备用电源)、 排水系统、井内抽水泵、量测系统、自动监控系统等进行一次全面检验;

(4)不同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位观测井应单独分别设置,坑外同一含水层中观测井之间的水平间距宜为50m,坑内水位观测井(兼备用井)数量宜为同类型降水井总数的5%〜10%。

5.封井

停止降水后,应对降水管井釆取可靠的封井措施。封井时间和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基础底板浇筑前已停止降水的管井,浇筑底板前可将井管切割至垫层面附近,井管内采用黏性土充填密实,然后采用钢板与井管管口焊接、封闭。

对于基础底板浇筑后仍需保留并持续降水的管井,应采取专门的封井措施如图13 所示。封井时应考虑承压水风险和基础底板的防水。

如何自己制作空压机洗井设备,空压机洗井图解(15)

图13;封井措施

5 回 灌

当基坑外地下水位降幅较大、基坑周围存在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或地下管线时, 宜釆用地下水人工回灌措施。回灌措施包括回灌井、回灌砂井、回灌砂沟和水位观测井等。回灌砂井、回灌砂沟一般用于浅层潜水回灌,回灌井用于承压水回灌。

对于坑内减压降水,坑外回灌井深度不宜超过承压含水层中基坑截水帷幕的深度,以影响坑内减压降水效果。对于坑外减压降水,回灌井与减压井的间距宜通过计算确定,回灌砂井或回灌砂沟与降水井点的距离一般不宜小于6m,以防降水井点仅抽吸回灌井点的水,而使基坑内水位无法下降。回灌砂沟应设在透水性较好的土层内。在回灌保护范围内,应设置水位观测井,根据水位动态变化调节回灌水量。

回灌井可分为自然回灌井与加压回灌井。自然回灌井的回灌压力与回灌水源的压力相 同,一般可取为0.1〜0.2MPa。加压回灌井通过管口处的增压泵提高回灌压力,一般可取为0.3〜0.5MPa。回灌压力不宜超过过滤管顶端以上的覆土重量,以防止地面处回灌水或泥浆混合液的喷溢。

回灌井施工结束至开始回灌,应至少有2〜3周的时间间隔,以保证井管周围止水封闭层充分密实,防止或避免回灌水沿井管周围向上反渗、地面泥浆水喷溢。井管外侧止水封闭层顶至地面之间,宜用素混凝土充填密实。

为保证回灌畅通,回灌井过滤器部位宜扩大孔径或采用双层过滤结构。回灌过程中为防止回灌井堵塞,每天应进行至少1〜2次回扬,至出水由浑浊变清后,恢复回灌。

回灌水必须是洁净的自来水或利用同一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并应经常检查回灌设施, 防止堵塞。

6质量控制

降水与排水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如表5所示。

降水与排水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表5

检查项目

允许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1

排水沟坡度

1〜2

目测:沟内不积水,沟内排水畅通

2

井管(点)垂直度

%

1

插管时目测

3

井管(点)间距(与设计相比)

mm

≤150

钢尺量

4

井管(点)插入深度(与设计相比)

mm

≤200

水准仪

5

过滤砂砾料填灌(与设计值相比)

%

≤5

检查回填料用量

6

井点真空度:真空井点

kPa

>60

真空度表

喷射井点

kPa

>93

真空度表

7

电渗井点阴阳极距离:真空井点

mm

80—100

钢尺量

喷射井点

mm

120-150

钢尺量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