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给单位的领导还是生活中的领导提意见,那都要小心谨慎,注意用词,而不能直来直去。
有人喜欢慷慨陈词,说的都是大道理,显得自己很有水平,但是不考虑听者的感受,最终肯定适得其反。
所以通过2个例子来看古人是如何给领导(君主)提意见的。
给君主提意见,可比给领导提意见难多了,毕竟意见提得不好,那就要掉脑袋的。
一、工作上提意见,要看对方是否能理解,点到为止淳于髡(kun音同昆),战国时齐国人。
他个子矮小,长相滑稽,出身底层,而且是入赘的,但是不妨碍他成为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有一年,楚国入侵齐国,齐威王要淳于髡去赵国搬救兵。
既然要求人出手帮忙,就必须要给好处。但是齐威王很小气,只给了1百斤的黄金和10辆战车作为出兵的礼物。
淳于髡哈哈大笑,帽子都笑掉了。
齐威王就问他:“你是笑话我吗?是不是嫌礼物太少了?”
淳于髡说:“不敢不敢,哪里敢笑话大王。”
齐威王说:“那你笑什么?”
淳于髡说,我来的路上,看见一个人,拿着一个羊蹄和一杯酒,祈祷上天,赐给他满屋的金银财宝,而且庄家要大丰收。我看他给的祭品那么少,却要求那么多,所以才哈哈大笑。
齐威王明白了,于是给他一千两黄金,二十个白壁,一百辆车去见赵王。
淳于髡向赵王陈明利害关系,赵国出兵十万,战车千辆来支援齐国。
楚国听说赵国出兵了,连夜就撤退了。
而我们现在的领导,经常喜欢说:“请给我结果”,或者“要是条件都满足了,要你何用?”
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口头唯唯诺诺,心里却大倒苦水,只能硬着头皮去完成任务。
完成了倒还罢了,完成不了或者领导不满意,那又是一轮暴风骤雨。
所以,对于这样重要的工作,如果要提意见,或者提醒领导考虑不周,那就要将意思表达到,要点到为止,对方也要能理解。
千万不要觉得:“你这个方法肯定不行,必须要按照我说的做。”
通过案例、事实,而不是个人情绪来讲述意见,比单刀直入地说,效果要好得多。
即使对方听不懂,或者不接受,也不会伤和气,互相觉得对方是傻子。
二、生活中提意见,尽量用自己的案例,而不是直接说对方的不对淳于髡从赵国立功回来,齐威王摆下酒宴款待淳于髡。
齐威王问他:“先生能喝多少酒?”
淳于髡说:“我喝一斗就醉了,喝一石也会醉。”
齐威王很纳闷了,说:“既然你喝一斗会醉,怎么还会喝一石呢?”
淳于髡说:“如果是大王赐酒给我,旁边还有执法官监督,我肯定吓得不得了,规规矩矩地喝酒,那一斗就酔了。
如果和亲戚一起喝酒,大家不能太放纵,也不会太严肃,喝两斗就醉了。
和朋友一起喝酒,心里很高兴,可以和5、6斗。
如果是参加宴会,男女都坐在一起,可以玩游戏,可以猜拳,还有美女伺候,我就能喝8斗酒。
如果晚上喝酒,主人还把我留下,让美女陪我过夜,这种情况是我最喜欢的,所以我能喝一石酒。”
最后,淳于髡说:“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酒喝多了会乱性,会乐极生悲,什么事情都是这样的,说话不能太绝,否则必然会衰败。)
这其实是淳于髡在提醒齐威王,不要通宵达旦地喝酒,要将心思放在国家的政事上。
齐威王说:“你说得对。”从此改掉了这个坏毛病,并且让淳于髡在身边监督自己。
所以,淳于髡用“言不可极”的方式给齐威王提意见,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他不是直接给齐威王讲道理,告诉齐威王饮酒有哪些危害,而是从自己的酒量说起,并且通过笑话的方式,隐晦地提醒齐威王,要明白“极之而衰”的道理。
因此,我们不论是给领导,还是身边的人提意见,尤其是对关心的人的生活习惯、衣食住行提意见的时候,千万不要一上来摆出“我说这些都是为你好”的架势,这样的说教只会让人心生不快,进而对你的意见根本听不进去。
所以,用自己来举例,用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来说出这个道理,让对方对照自己的行为和习惯,从而发现应该改正的地方,这才是正确的提意见的方法。
即使对方不能理解,那也不会伤害双方的感情,避免因为提意见而被认为是人身攻击,反而有损双方的关系和感情。
所以,淳于髡这样给领导提工作意见和生活意见的方式,对我们是不是有启发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