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这个时候,终战国结束,秦一统天下,只有齐国的经济是从始至终的强盛,军事和国力时而强盛时而衰弱,然,经济这方面,齐国从来都不穷。
当时,齐国俨然成为了整个华夏最豪华的都市,而小白也成了最闪耀的一颗星,彼时的鲁国生产一种丝绸名作鲁缟,这种丝绸无疑是那个时代的奢侈品,各国的贵族都穿着鲁缟所制成的衣服,而整个齐国上下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几乎都鲁缟化了,就像现在欧洲人手一个LV一样,自然,鲁国也赚取了不少齐国的外汇,为此,小白甚是不爽,总想找鲁国的茬,就问计于管仲,管仲说:不就是钱嘛,看我给您擀面杖捅屁股——开个大眼儿!
管仲下令,齐国的全部商人都去鲁国采购鲁缟,本国的丝绸不得再生产,钱不够?国库给你拨款,你只管买就是。一下子,鲁国的丝绸贩子得到了大量的订单,鲁国上下跟打了鸡血似的,开足马力的生产鲁缟,彼时的鲁庄公犹如郑爽栽跟头——爽翻了,对于民间那是各种补贴,各种政策的出台,以保障齐国订单的完成。这一来二去,鲁国大部分的百姓都参与进了鲁缟的生产从而荒废了粮食生产。
时间来到了第二年,管仲突然下令:所有的商人都停止进口鲁国的鲁缟,违令者斩,同时把全国的粮食都控制起来,不得出口鲁国。鲁国的百姓看着手中的鲁缟以及已经见底的米缸陷入了不安,鲁庄公望着全国的惨状也陷入了沉思。整个鲁国*动了起来,大有鼎沸之势,鲁国四处买粮,却没有任何收获,无奈之下,只得求助于齐国,管仲借此含泪掏空了整个鲁国的国库,在鲁国剩下的历史里,一直是浑浑噩噩的,毫无建树。这个配方熟不熟悉?毫不客气的讲,如今老美玩的那些手段都是管仲玩剩下的。
由于那个年代的信息闭塞,管仲还用同样的办法搞垮了代国和楚国的经济,代国盛产狐皮,齐国就流行穿貂,楚国盛产鹿皮,齐国就流行穿鹿皮靴,每次流行之下,都彰显着资本的嗜血性。
贸易战这玩意在管仲的手里玩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多个国家都是稀里糊涂的被掏空了国库。
此时的周天子混的是一天不如一天,地盘是越来越小,在诸侯王面前也只有一个天下共主的身份了,周边的诸侯国都欺负他,最主要的就是郑国了,作为同是姬家的后人,周王室与郑国是谁也看不上谁,这事传到齐国后,管仲便上前献计:我们得尊奉天子,替天子教训一下郑国。小白不解,管仲说:毕竟天子还是天子嘛,我们仅凭自己的实力是不能称霸的,不如尊奉天子,以天子的名义去讨伐那些不守规矩的国家,这样,就算失败了,是周天子的罪过,成功了那可就是我们的功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意思就是按照天子的意愿去收拾那些不听话的诸侯。这里说一下哦,这比曹丞相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早了数百年呢。
小白果断的采纳了管仲的意见,联合宋、卫,三个国家群殴了郑国,天子大喜:终于有人替寡人出头了,感动得老泪纵横。
那个时候,在华夏的西边和北边就有戎狄进犯中原,戎狄是游牧文明,作为农耕文明的华夏诸国多数都不是戎狄的对手,其中邢国和卫国都差点亡于夷狄,管仲便提议小白:要争霸于诸侯,必须得有大哥范,我们要帮助那些小国打击夷狄,在得到周天子的允许下,齐国马上扩充军备,按照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每个诸侯国的军队编制是不能超过7500人的,而此次为了灭狄大计,周天子准允齐国扩编为30000人的军队,经过合力奋战,齐国做到了存卫留邢,也帮助北边的燕国赶走了狄人,沉重的打击了华夏北方的游牧民族。
自此,贯彻着管仲的“尊王攘夷”的政策,齐国在各个诸侯国之间稳坐了第一把交椅,小白也是第一个登上霸主宝座的君主,视为“齐桓公”。
而管仲也被后人称为“华夏第一相国”,就连后世的诸葛亮都始终以管仲乐毅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