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奥数比赛,回来后发现文件夹被人划坏并恶意涂抹,母亲不准他再去,还幸灾乐祸:谁让你非要去外面的世界!这下知道厉害了吧!
考上北大逃离家乡,母亲给北京的亲戚施压,导致亲戚不断打电话给王猛,还悄悄通过王猛的同学了解他的生活细节,给王猛母亲汇报。
而父亲,则是一个总是打压他、吝于赞赏的人。
从小到大,父亲都不懂照顾他的感受。哪怕他当面被人取笑,父亲也默不作声,还把他一顿骂:别人乱说话很正常!没啥奇怪的!
王猛小时候不会剥鸡蛋,被亲戚嘲笑,长大后某年春节,这名亲戚继续拿这事嘲笑他。王猛实在忍无可忍,站起来对亲戚怒目而视。
而父亲就沉默地站在一旁,仿佛跟着看他笑话。
那是他在家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从此以后,王猛就和父母断了联系。
王猛认为,是母亲的控制、父亲的冷漠逼走了他。
他对家庭关系有很深的阴影,性格也因此出现问题,几乎有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不得不求助心理咨询。
可是在王猛的父母看来,儿子并没有那么讨厌父母,他从小到大都很乖,出国之前有事总爱跟家里人说。
他们联系不到王猛,就求助媒体,一边无视孩子想要远离他们的要求,一边期待地等待儿子接电话,想要重拾亲子之间无话不谈的融洽。
等到的,却是一声又一声的“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这让他们无论如何都想不通:父母整整17年无条件的付出和托举,只换来孩子单方面的恩断义绝。
为什么?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答案,藏在王猛的信中。
他提到一句话:我是父母的傀儡。
父母给他吃、给他穿、给他物质满足,但不给他说“不”的权利。
这让他感觉不到自己被当成“人”看待。因此,特别想离开家,去找一个懂得爱的人,去到一个充满爱的环境,来补偿父母无法给予他的温暖。
可父母偏偏抓着他不放,亲子间就像猫捉老鼠,孩子拼命逃,父母拼命追。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中国父母有很强的控制欲,并且丝毫不懂得尊重子女?
一个千人点赞的回答是:这些父母最大的特点是,管又不会管,但是坚决不放开。
明明自己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却又不允许孩子去别处得到满足。
这份过度控制,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痛”。
“第二痛”,是王猛信中第一句话提到的:情感忽视。
王猛认为,父母关注他的衣食住行,但从没有关心过他是否开心、是否快乐、是否有心事。
他好几次向父母呼救,想让他们看见自己的情绪,父母却从来没有回应过,甚至反而觉得他不懂事、不听话。
这样的成长环境下,王猛变得内向、敏感,成年后很难与人深交、谈恋爱,总是孤零零一个人。
当他鼓起勇气向父母倾诉,没说两句就被打断:“你必须学会和任何人好好相处。”
在王猛看来,父母试图把他变成他们期待的人,但完全不去感受王猛内心的痛苦,导致他内心非常不安。
性格内向、不善社交、只能整日投身项目研究,这样的人生在王猛看来失败极了,父母却觉得“光宗耀祖”,经常跟人夸耀育儿心得。
就好像,他的内心是一座孤岛,虽然父母都在身边,却感受不到任何爱的痕迹。
这两大痛,就是他拒绝父母的主要理由。
在王猛看来,与父母断绝关系,实属“自救”。为了自己的未来能好好的,他要确保自己不再被父母影响。
图片来源:电影《岁月神偷》
所以,他在信的最后很理智地总结:家人所谓的爱和保护,不过是保证控制对象的基本安全,以便持续控制。至于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并不在他们考虑之列。
王猛的心声,让我想起了心理学家科胡特的经典理论:
孩子需要被感同身受,来感受自己作为人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否则,他就不觉得自己是“人”,更像是一个被控制的物品。
比如,父母觉得孩子冷了,想给他加衣服,但孩子说:“我不冷。”
感同身受的父母,能感受到孩子这会儿是暖和的,自己不需要强迫孩子加,顶多带上一件备用。
无法感同身受的父母,则会不由分说让孩子加衣服,不容拒绝,实际上是在告诉孩子:
你冷不冷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觉得你冷。
孩子的感受被父母长期忽视,孩子会觉得:既然你们替我做人,那我也不必做人了。
如同王猛那封诀别信,仿佛在说:
“你们从未在意我的感受,把我当物品,如今我用你们对我的方式对待你们。现在,你们总算知道我的感受了吧?”
回头来看,真的太可惜。
如果,母亲能在王猛想要穿短裤时,多问一句“你为什么想要穿短裤呢?告诉妈妈好吗?”
如果,父亲能在他被导游羞辱时,多说一句“我知道你现在肯定很难受,我也有同样的心情。”
如果他们能够多关注一下孩子的内心,或许,王猛和父母的关系就能重回融洽。
因为这让孩子觉得:我被感受着,我被理解着,我被爱着。
图片来源:电视剧《如父如子》
在科胡特看来,爱的传递渠道只有一种:
不是无条件付出,而是感同身受。
幼儿依恋父母,是因为他需要父母的供养;长大后的孩子不再需要父母的供养,但同样需要父母。
因为父母懂他的喜怒哀乐。
如果没了这部分,溺爱和控制,就成了情感忽视的两个维度,都会养出自私无情的孩子。
“白眼狼”这个词,精准地点出养育模式的问题所在:
曾经,父母很关心孩子,但这份关心太痛,痛到孩子身心受损,宁可无视这份爱,无视这对父母。
所以,当孩子传递出情感信号:请抱抱我,夸夸我,看看我。
能够感同身受的父母,会恰到好处地回应:我在这里,我在感受你,我会陪着你。
即使不能马上回应,也会告诉孩子:我知道你现在需要我,我马上就来。
在这些父母的眼中,孩子不是傀儡或工具,而是一个独立的人。
就像泰戈尔在《亲爱的小孩》中写的:
小孩就像海绵,
他们会吸收一切:
坏心情、鬼点子、别人的恐惧……
小孩在说话时,希望看到聆听者专注的目光。
给予孩子安全、温暖的爱,让他不但有健全的四肢,还有一颗健全的人心,才能带来真正的和睦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