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随着国家对法制的重视,部分复员军人安置、政法学院学生毕业分配,法院工作人员逐年增加。由于当时人员法律知识参差不齐,1986年首届全国法院业余法律大学开学了,为各级法院培养了大批审判骨干。由于办公条件十分简陋,办公条件急需改善,1988年政府拨款在原址上拆旧房盖楼房,我们就搬入当时的服务楼(国营旅社)办公,办公相比较比原来宽敞多了,但是没有了之前开庭热闹的场面。刑庭将好几个有教育意义的案件放在县电影院、工人俱乐部开庭,政府都会要求大部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参加旁听,作为*员的我已经感到法律地位慢慢在提升,法院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了。
1992年,我们搬回新盖好4层的法院办公大楼,办公条件好多了,新增设了立案庭、行政庭,档案室在前院二层楼房有了几间办公室,档案全市也进行了升级。车辆有所增加,一楼是几间车库。办公楼内设有一个大会议室,除了开会外就成了法庭。另外有了小小专门会议室,党组会议、审委会、接待会议都在此召开。当时全院年收案700件左右,每人每年审结案件也就是30件左右,二曲法庭一个同志年办案最高是50多件,数全院第一。*员当时也都在办案,因此进步很快。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颁布,加强了对法官等级的科学化管理,但是法官工资待遇比较低,等级工资很少,基层人民法院法官比同级公务员级别和待遇低了很多。
随着人民法庭建设步伐的加大,现有办公楼不能适应人民法院新的发展要求,需要向外扩大建设,因此,将办公楼留给县政府用做其他单位办公,2001年搬迁到县城东王婆寺村的新址,办公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有了5个标准化法庭和标准化的档案室,法官穿着法袍,敲着法槌审案,庭审可以直播,感觉坐在七尺法台上有了威严、自信、文明。立案实行一体化,成为文明窗口。法警大队成立,安全检查自动化,有力保障了法官的人身安全和审判、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一个庭室配备一辆警车,由一个庭室配备一台电脑发展成每人配备一台电脑,法院工作全部网络化。上级法院为基层法院配备了流动法庭车辆,下乡开庭办案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