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问题可视化”如下图。
好的可视化管理能一眼判断该区域正常与否,并能揭示问题之所在。
如何做到“异常感知”和“使问题可视化”?需要我们在过程中“嵌入警戒测试” 和“升级报警”功能。“嵌入警戒测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天然气本身是无味的,我们往它里面预添加臭味剂作警戒测试。如果没闻到臭味即为“无泄漏”,当天然气泄漏时让我们通过闻到臭味及时发现。再比如我们的小轿车,在油表显示上嵌入了警戒测试,当燃油不足时,有报警灯提示也有报警音提示。
“升级报警”意味着在更大的系统里寻求帮助实现有序化。最合适的例子就是暗灯系统(ANDON)。如图3所示:
图3 暗灯系统工作流程
图3中,T1为问题的响应时间;t1、t2、t3是分别预设定的升级报警时间,一旦超过立即触发下一级响应。
消除歧义的第二个方法
消除歧义的第二个方法是使所有工作具备“过程结构化”。要做到结构化,每项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必须按SPCA规则[2](“S系统”、“ P路径”、“ C联系”、“ A行动”)展开,包括预先规定的预期结果、职能职责、如何联系、具体的活动定义。后面会结合例子展开讲解。
将消除歧义的两种方法结合
把具备“自诊断性”和“过程结构化”结合在一起,就如同地球具备经纬一样。在每项任务里按SPCA规矩展开,并在其中建立“预先定义”、“ 警戒测试”、和“升级报警”,以核查是否接近“理想状态”。
图4 过程设计逻辑经纬图
如何正确地理解“系统”?
S系统——明确规定系统将交付的产品和服务,期望的过程输出。一般指KPI;一个良好的标准制造KPI系统应与下图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