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个慢慢放下的过程。生命,是一场经历,从少年无知,到稳重成熟,从岁月青葱到两鬓白发,人总是一点一点长大,一步一步成长,在挫折中历练,在失去中平和。
到了一定年龄,很多事情看得就淡了,再也不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那些羸弱的自尊心,也变得自信而坚实。随着岁月的流逝,开始懂得了放手。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心强大的人。相信自己,懂得放下,你的人生才会更加快乐。
上课时,教授端着一杯茶问同学们:
“如果我把这杯茶这样举几分钟,会有什么结果?”
“什么结果也没有!”有同学回答。
“如果举一个小时呢?
“您的胳膊肯定会又酸又痛。
“要是举一整天呢?"
“那您的肌肉肯定会极度紧张。
“可在整个过程中,这杯茶并无变化,所以是什么让胳膊酸痛、肌肉紧张呢?”面对教授的问题,同学们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教授接着问:“那我要怎样做,胳膊才不会痛呢?”
“把杯子放下来!”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的确如此!"
教授说,"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可以花时间去思考它们,但如果花大量的时间去琢磨它们,甚至整天把它们搁在心里,这些问题就会始终困扰着我们,使我们无暇再做别的事情。
所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固然重要,但学会放下同样很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放下才能快乐,偏偏就是放不下,所以烦恼痛苦。心无挂碍,海阔天空;心有挂碍,寸步难行。
人常常是自己困住自己,很多人抓着痛苦不放,然后在叫痛。事情往往不严重,而是我们的想法使事情变得很严重。“一切由心造。”想开了,事情就好办了。人生实在没有什么好计较、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因为我们迟早全都要放下。
有句话说: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错误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轻易地放弃了本不该放弃的。
小沙弥去担水,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了。 回寺院处理好伤口之后,小沙弥找到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去打蛇。法师见状,过来询问。
法师问道:“你的伤口还疼吗?”小沙弥说不疼了。
“既然不疼了,为什么还要去打蛇?”
“因为我恨它!”
法师又说:“世人对待待仇恨有三种做法,第一种是记仇,等于在心里搁了一块土坷垃,自己总是生活在恨意带来的痛苦中;第二种是尽快忘掉仇恨,还自己平和与快乐,等于把土坷垃弄碎,在上面种了花;第三种是主动与仇人和解,解开对方的心结,等于是把花朵赠给对头。能做到第三种,就与圣人的境界差不远了。” 小沙弥点点头。
最好的放下,是学会释怀,一念之间,天地皆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