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五大职能,管理员工的10个绝招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19:26:27

管理的五大职能,管理员工的10个绝招(1)

巍巍江流揽贤胜,蒸蒸十年展新卷。

十年,是时间的刻度,也是发展的标尺。大成武昌,一座活力迸发的现代化魅力之城,在时间的浪潮里,镌刻下非凡印记。

过去的十年,是武昌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城区面貌华丽蝶变、居民幸福持续增强的十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昌区始终聚焦发展第一要务,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战略。十年来,武昌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8.0%,2017年突破千亿元,2019年跃居中心城区第一,2021年达到1664.44亿元。

古城武昌是黄鹤之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人墨客留下千古动人诗篇。

今日武昌是文旅胜地、金融之城、设计之都、科创强区、商贸中心,经济繁盛,朝气蓬勃,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迸发,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区域经济稳健运行。

明日武昌更是群英荟萃的投资热土,潜力无限。

锚定航向,勇争一流。

当前,作为“首府、首义、首创、首善、首位”的“五首之区”,武昌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对标一线城市先进城区,锚定在湖北省、武汉市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奋力建设现代化强区。围绕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武昌的目标,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现代服务业集聚、现代都市品质、绿色低碳发展和幸福美好生活五个示范引领区,为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全面开启武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贡献力量。

转型发展:构建现代金融之城

管理的五大职能,管理员工的10个绝招(2)

以楚河汉街为中心的武汉中央文化区。

武昌区曾是武汉工业中心之一。20世纪初,武昌滨江片区就是中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武船、武锅、武重等一批“武”字头企业布局于此。工业塑造了武昌区曾经的产业辉煌。

十年里,“武”字头企业相继外迁,以楚河汉街、汉秀剧场为核心的武汉中央文化区盛装迎客;武汉绿地中心在长江南岸拔地而起,中北路沿线保利广场、长城汇等甲级写字楼鳞次栉比,蝶变成“金融一条街”……

目前,武昌区聚焦总部经济引领的支柱产业招大引强。湖北首个全国性金融功能要素平台“中碳登”在武昌区正式启动,总规模200亿元的碳达峰、碳中和主题基金成功设立。

同时,武昌区引进阿里巴巴华中总部、长江沿岸铁路集团等各类500强企业总部16家。全区楼宇整体入驻率达到89%,纳税亿元楼宇达28栋,武商梦时代广场、武汉SKP、阿里巴巴华中总部加速推进升级。经济首位度和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管理的五大职能,管理员工的10个绝招(3)

江流贤胜,大成武昌。

以碳汇大厦为代表的碳金融集聚示范楼宇,以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为代表的特色金融产业园区,以中南路、中北路为代表的金融主轴,以华中金融城为代表的特色金融核心区块……以点带线、由线及面,丰富的要素资源构建起武汉最具规模“金融之城”的四梁八柱。

2014年,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落户武昌区,这也是全国首批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中的一个。据介绍,运行8年以来,湖北碳市场已纳入15个行业的330多家重点排放单位。截至8月31日,湖北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3.68亿吨,成交额87.65亿元。

2021年5月,全国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机构(中碳登)落户武昌区,其承担全国碳排放权的确权登记、交易结算、分配履约等职能,是全国碳资产的数据中枢。数据显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截至8月3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累计成交总量1.95亿吨,累计成交总额85.6亿元。

目前,武昌区集聚金融机构,银、证、期、保、基等业态300余家。去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436亿元,占到了武汉市的四分之一,这也为碳金融产业聚集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8月,武昌区成为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

“中碳登”落户一年间,武昌区正全面发力,突破性发展碳金融产业,高位推进全国碳金融集聚区建设,一座现代金融之城呼之欲出。

十年里,武昌区坚持稳中求进、推动转型发展,经济能级再上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昌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8.0%,2017年突破千亿元,2019年跃居中心城区第一,2021年达到1664.4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29478元增长到2021年的63258元,年均增速9.7%。

下一步,武昌区将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以新旧动能转换为重点,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规模化、高端化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做大“金融之城”,做优“设计之都”,做精“文旅胜地”,做强“商贸中心”,形成一批头部企业集中、发展活力强劲的五百亿级、千亿级优势产业。

改革创新:科创强区引领发展

管理的五大职能,管理员工的10个绝招(4)

中北路甲级写字楼鳞次栉比,蝶变成“金融一条街”。

武昌是全国知名的科教资源集聚区,科技创新已融入武昌发展血脉。

6月15日,武汉首义科技创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义科创集团)在武昌区挂牌成立,“科创巨舰”扬帆起航。

首义科创集团负责人介绍,该集团将聚焦投融资、产业发展、企业孵化、人才培育和资产管理五大职能,起步阶段将全力做好设立区级科创产业引导基金、打造中科·武大智谷—小洪山科学城、建设滨江科创产业大厦集群等重点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昌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以更大力度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着力推动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目前,武昌已拥有国家级创孵载体5家、省级创孵载体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30家。10个院士项目在武昌落地承接,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7件。2021年全区实现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10.31亿元。

科创领域硕果累累,通过重点项目支撑,激发区域发展澎湃动力,产业得到突破发展。

截至2021年底,武昌区成功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重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排名中心城区第一。

此外,十年来,武昌区勇于先行先试、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项目成效显著,党政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民呼我应”、社区“三微”等改革经验在省市推广,“景区 街区 社区”融合发展模式等多项试点形成武昌样板。开展“极简审批”“一事联办”,审批效率有效提速,创新推行“零号员工”服务模式,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为提升服务的针对性,靠前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武昌区创新推出“零号员工”服务模式,把服务意识优、专业能力强的干部作为企业的“零号员工”,做到服务前置、身份融入,在企业招引落地过程中,临时进驻企业,主动靠前为企业提供过渡办公场所、帮办审批、融资对接、人才公寓申请等服务。

去年,通过“零号员工”的主动帮办服务,助推中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公司、武汉华联SKP、友邦保险湖北分公司等39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户,为科创强区建设营造“热带雨林”式营商环境。

今后武昌区还将串联创新资源与空间为区域所用,让各类要素和创新活力充分涌流,集聚高端创新元素,营造多元开放的创新氛围,全面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形成重企业兴百业的优良生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古城新韵:城区面貌大气秀丽

管理的五大职能,管理员工的10个绝招(5)

美好生活昙华林。

近日,武昌古城昙华林螃蟹岬山顶,武昌古城文化园(暂定名)4栋建筑主体结构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外管网施工,争取年内完成建设交付装修。建设完成后,它将与昙华林人文小镇相连,集中展示1800年武昌古城的历史文化。

10月28日,位于武昌区亚贸核心商圈、备受期待的武商梦时代即将开业。

十年来,武昌区加速城建攻坚、优化空间布局,城区面貌大气秀丽。

滨江商务核心区初步建成,成为天际线错落有致、高端商务集聚的创业兴业沃土;兼具书卷气与烟火味的武昌古城基本完成改造,实现老城复修、文脉复归、生态复原、生产复兴;杨园、白沙洲两片深化改造提升,完善产业功能、配套设施和生态环境;武珞路文旅商贸带、中南路中北路华中金融城持续升级;整体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深入探索老旧小区改造模式,推动已改老旧小区专业物业全覆盖。激活特色街区,注重“一街一策”,深入实施斗级营、得胜桥、音乐谷等特色街区改造以及蛇山北坡节点景观建设,精益求精做好历史建筑、历史风貌的保护利用,注入产业功能和文化元素,呈现更具魅力的“老街区、旧时光、新生活”。

“十三五”期间,武昌区路网密度提升至4.88千米/平方公里。“精致城管”树立品牌,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复审顺利达标。紫阳公园“大湖 ”开园开馆。外沙湖、楚河、水果湖完成综合治理,内沙湖可达Ⅱ类水质,四美塘、晒湖可达Ⅲ类水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稳定保持在40%左右,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今后,武昌区将按照“人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深化区域发展布局,加强功能聚合,加快有机更新,激活特色街区,塑造高品质空间;以生活为本、文化为要、品质至上,创新打造城市美学,塑造高品质形象;用绣花功夫打造精细精致、富有温度的现代城市管理样本,塑造高品质颜值。

人民至上:民生福祉稳步增进

管理的五大职能,管理员工的10个绝招(6)

武昌江滩“孤独的树”成网红打卡点。

8月19日下午,在武昌区南湖街道宝安社区党群共享空间里,聚集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小朋友,他们在这里参加暑期托管班结业仪式。

一年前,这个党群共享空间还是一个荒废了20多年的锅炉房。锅炉房的改造,汇集了宝安社区居民的智慧。居民们做起了“规划师”“监理师”,从“旁观的你”变成“行动的我”,纷纷参与到社区的共同缔造中来。

十年来,武昌区坚持人民至上、秉持为民情怀,民生福祉稳步增进。

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到459家,医疗卫生资源体量和服务质量在全市中心城区中居于领先地位。深化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2021年中考普高上线率超60%,高考一本上线率近70%。全区义务段学校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实施老旧小区红色物业拓面提质。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90%。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职工和居民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落实。严密治安防控除隐患,积极开展矛盾化解攻坚,“警校家”护安保畅全省推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区刑事警情、违法犯罪警情实现“十连降”。

未来,武昌区还将重点打造健康武昌、学在武昌、颐养武昌、安居武昌四大民生品牌,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打造10分钟医疗急救圈,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卫生健康服务。加快学区优质均衡建设,加大全学段教师交流力度,培养武昌名师名校长。深化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多元特色发展,推动职普融通,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进特殊教育、社区教育发展,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成区级养老中心,创建人工智能养老示范社区,加快适老化改造,推进智慧养老,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健全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好新武昌居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难。

(策划:中共武昌区委宣传部)

【编辑:汪宇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