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文化内涵,不是每部古装剧都能有历史感
一部影视作品要产生影响力,首先需要观众的共鸣,架空往往就败在这一点。因此不管是年代正剧还是“历史戏说剧”,一直都是传统电视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编穿越、宫斗或权谋小说时,往往也会寻找一个具体的历史年代,方便观众带入。但即便如此,拍成《甄嬛传》的毕竟是少数,更多古偶剧还是显得故事与语境格格不入,场面再大也无济于事。一不小心还会触犯戏说历史人物的底线,引发争议。
但如果运用得当,历史背景、真实事件与人物对剧作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如当年的《神探狄仁杰》,故事发生在武则天当政期间,女皇重用酷吏、拔除异己,大臣们也各怀心思,故事天然具有紧张压抑的气氛,其中离奇冤案更是多了几分悲凉。正确回归与呼应历史,才能引发观众思考。
《妖出长安》也做到了这一点,它并非单纯把几个历史名人嫁接到故事中,而是让历史背景影响故事走向,并融入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该剧发生在安史之乱第三年,长安失陷,马嵬兵变,时局动荡,回纥军驻扎城外虎视眈眈。长安城内每隔七天便有一人被*,死法离奇,一时间“鬼*人”谣言四起,长安城内人心惶惶。因此大理寺少卿韦应物才会在找到凶手前做顶罪的准备,这并非他一人之事,而是有关大唐与外族一触即发的政治关系【这真是细思极恐啊】。
豆瓣上已有不少网友对《妖出长安》里的安史之乱、韦应物、袁天罡和李淳风做了一系列推测与猜想。
再说文化内涵,剧中许多粗看以为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概念,实则有理有据,找得到来源,厉害了我的编剧。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是这部剧的核心概念,出自《周易》,意思是说,天地达到有五十条,但天地只衍生四十九条,少了轮回大道,凡事皆有一线生机。这里的“一”是生机,也是变数,是不确定。
《妖出长安》则据此衍生出了“死亡闭环”这一概念。故事原作者马旗解释道:“这个故事虽然表面上是一个玄幻的东西,但其本质却没有离开‘圆’这一传统文化内核,万事有因必有果,包括‘死亡闭环’。”在剧中,不论是沈游的父母被*所牵涉出的身世之谜,还是韦应物未完成对大将军“二十天找出凶手”的承诺,锻造凶器自己顶罪的行为,他们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所代表的都是本剧所要传达的因果轮回。
除此之外,剧中种种离奇的死法则是来自吴道子名作《地狱变相图》。《地狱变相图》是历史上比较具有传说性、威严性的神鬼画作,佛教用以教化百姓,其本身的噱头和故事性为该剧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该剧前三集便已有刀割地狱、拔舌地狱、油锅地狱、火山地狱四种死法,对应《地狱变相图》里所描绘的“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