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行为具体表现为:
轻度:能生活自理、能承担一般家务劳动或工作、对周围环境有较好的辨别能力、能与人交流和交往、能比较正常地参与社会活动;需要环境提供间歇的支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
中度:能以简单的方式与人交流、生活能部分自理、能做简单的家务劳动、能参与一些简单的社会活动;需要环境提供有限的支持,部分生活由他人照料。
重度:与人交往能力差、生活方面很难达到自理、运动能力发展较差;需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由他人照料。
极重度:不能与人交流、不能自理、不能参与任何活动、身体移动能力很差;需要环境提供全面的支持,全部生活由他人照料。重度――与人交往能力差、生活方面很难达到自理、运动能力发展较差;需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由他人照料。
2.精神残疾
18岁及以上的精神障碍患者依据 WHO-DASⅡ分值和适应行为表现分级,18岁以下精神障碍患者依据适应行为的表现分级。
精神残疾一级
WHO-DASⅡ值≥116分,适应行为极重度障碍。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忽视自己的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
不与人交往,无法从事工作,不能学习新事物。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的支持,生活长期、全部需他人监护。
精神残疾二级
WHO-DASⅡ值106~115分之间,适应行为重度障碍。
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基本不与人交往,只与照顾者简单交往。能理解照顾者的简单指令,有一定学习能力。监护下能从事简单劳动。能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偶尔被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
精神残疾三级
WHO-DASⅡ值在96~105分之间,适应行为中度障碍。
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可以与人进行简单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能独立从事简单劳动,能学习新事物,但学习能力明显比一般人差。
被动参与社交活动,偶尔能主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部分的支持,即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经常性的、短时间的需求,部分生活需由他人照料。
精神残疾四级
WHO-DASⅡ值在52~95分之间,适应行为轻度障碍。
生活上基本自理,但自理能力比一般人差,有时忽略个人卫生。能与人交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较差,能从事一般的工作,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人稍差。
偶尔需要环境提供支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
左右滑动查看
3.多重残疾
按所属残疾中残疾程度最重类别的分级确定其残疾等级。比如:失语、运动性构音障碍、发声障碍、口吃、发育商、智商、适应行为等。
Part 03
残疾人证如何办理?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5号)规定,自2021年6月28日起,残疾人证新办、换领、迁移、挂失补办、注销、残疾类别/等级变更等6项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即残疾人证办理不受户籍地限制,可在经常居住地县级残联办理。
具体流程为:
1.申请
申请人或监护人通过现场或网上提出办证申请,如实填写申请表、评定表,选择申请残疾类别。申请智力、精神残疾人证和未成年人申请残疾人证须同时提供法定监护人的证明材料。残疾人证注销未满一年的,原则上不得重新申请。
残疾人证申请表 (图源: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
2.受理
经常居住地县级残联工作人员审核申请信息及相关材料。核实无误,为申请人指定残疾评定机构。
3.残疾评定
申请人到经常居住地指定的机构进行残疾评定。
申请人对经常居住地残疾评定机构所作出的评定结论有异议的,按照经常居住地残疾人证管理的有关规定申请复评。
评定费用原则上由申请人个人承担。经常居住地、户籍地对减免评定费用有明确规定的,按照有关政策执行。
4.经常居住地公示
残疾评定结论认定申请人符合残疾标准的,由经常居住地县级残联组织进行公示。申请人是未成年人的,原则上不予公示。
公示完成后,经常居住地县级残联工作人员将公示结果录入系统。公示无异议的,相关材料流转到申请人户籍地县级残联。
5.户籍地审批、制证
户籍地县级残联工作人员登录系统,确认申请人残疾人证办理属于其权限范围后,审核申请人申办残疾人证的申请表、监护人证明、残疾评定结论、公示结果等相关信息。经审核符合规定的,予以批准,打印制作残疾人证。
户籍地县级残联确认申请人残疾人证办理不在其权限范围的,退回经常居住地残联。经常居住地县级残联联系申请人,重新确定办理权限残联。
6.残疾人证发放
户籍地县级残联打印制作残疾人证后,通过快递方式,将残疾人证邮寄到申请人指定地点。
注意:残疾人证有效期为10年,有效期满9年的残疾人可申请换领新的残疾人证。如残疾人证有效期满未及时换发,持证人将无法继续享受各项优惠政策。
重新换证时,除2018年以前通过目测评定核发的残疾人证,必须重新进行残疾评定外,一般不需要进行残疾等级鉴定。
此外,自2018年开始,中国残联大力推行第三代《残疾人证》,全新的智能残疾人证,形似身份证,从外观上看没有特殊性,更尊重残疾人隐私。
功能上,第三代残疾人证集身份识别、业务管理、社会服务、金融应用等多项功能。
残疾人持卡不仅可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服务,还可免费乘公交、进公园,享受各项福利补贴等,同时第三代残疾人证还具有金融功能,相当于一张银行卡,政府部门针对残疾人的各种补贴日后也会直接打进卡里。
最近,部分省市又推出了电子残疾人证,可实现手机叫车、手机扫码入园、手机助残服务,真正实现“手机在手,服务全有”。
图源: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网站
Part 04
你会给孩子办残疾人证吗?
纵然一张残疾人证有诸多福利,还是有不少家长担心:办了残疾证,是否就相当于给孩子贴上了残疾人的标签?
对此,深圳市残联在大米和小米的一次采访中表示:
“首先,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对《残疾人证》及残疾人个人信息保密要求的规定,深圳市残联对残疾人个人信息有严格的保密和监管规定,不会随便对外公开残疾人的个人信息。
其次,残疾不是残疾人的标签,残疾人是社会宝贵的特殊人力资源,社会要大力开发,我们要认识到残疾人的特殊性,他们虽然在某方面存在缺陷,但在其他方面却可能天赋异禀,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尽管如此,家长们对残疾人证还是态度不一。
河南郑州的皮皮,3岁多在河南省儿童医院确诊自闭症谱系障碍,至今一直没有办理残疾人证。皮皮爸的解释是:担心享受到的福利,抵消不了可能受到的区别性对待。
而2005年在深圳出生的自闭症男孩华华,自2008年申请残疾人证至今,已累计领取了20多万元补助。
最后,你会给孩子办残疾人证吗?可文末留言发表你的意见。
注:文中政策引用、数据等均来自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地方残联网站、地方政府服务网站等。
整理 | 眉沙
编辑 | 皮皮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