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自考00163管理心理学部分真题答案(网友版)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题干】平衡与协调心理健康的原则
【答案】
平衡与协调心理健康的原则
(1)认知改组
(2)理顺关系
(3)情绪调节
(4)认知调节
(5)人际调节
【考点】管理与心理的关系
37.【题干】简述性格的概念及特点
【答案】
一、概念
人的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体现出来的较稳定的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特点
1、 态度倾向性。
2、 社会制约性。
3、 稳定性。
4、 可塑性。
【考点】性格概述
38.【题干】知识型员工的需要特点
【答案】
①知识型员工通常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比一般员工更注重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更注重自己的尊严和自我实现的价值。
②他们很难满足于一般事务性工作,而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渴望充分展现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考点】需要与激励
39.【题干】组织承诺及其主要维度
(1)组织承诺是员工对组织与组织目标的认同,以及员工对义务与责任自觉承担的程度。
(2)主要维度:持续承诺、规范承诺和感情承诺。
【考点】心理契约、组织承诺与忠诚管理
40.【题干】CIS设计导入的步骤
【答案】
(1)提出CIS计划。
(2)调查与分析。
(3)确定企业理念。
(4)行为与视觉设计。
(5)发布CIS。
(6)CIS实施。
【考点】CI战略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题干】社会人假设及其管理理论的评价
1.20世纪30年代,西方管理学中的人性观为社会人假设,代表人物是梅奥等,管理理论是人际关系理论。其管理措施中:管理重点是以人为中心;管理职能属于人际关系协调职能;管理措施是集体奖励方式;管理体制是新型民主参与、沟通的领导体制。
2.评价:
(1)从经济人到社会人是管理思想与方法的进步,但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关系、剥削实质。
(2)我国的群众路线的民主管理方法与社会人假设的参与管理有相似之处。
(3)社会人假设过于否定了经济人假设的管理作用。
(4)过于偏重非正式团体与组织的作用,对正式组织有放松研究的趋势。
(5)对推行现代企业管理体制有参考与启示作用。
【考点】对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的评价
42.【题干】工作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具体的设计方法
【答案】
1.工作设计的内容: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关系、工作结果和工作结果的反馈。
2.设计方法:
(1)针对工作内容进行设计的方法
①工作职务轮换是将员工定期地从一种工作岗位轮换到另一种工作岗位,以使员工对不同的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并改变员工长期从事一种单一工作的枯燥乏味的感觉,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②工作扩大即广大员工的工作范围或领域 ,增加工作的内容,以改变员工对常规性的、重复性的简单工作感到枯燥乏味的状况,以改善工作和生活质量。
③工作丰富化是指工作的纵向扩大,增大员工在工作计划、决策参与、进度控制乃至考评奖励方面的内容,使其介入到工作的管理中,增大其工作自主性,以获得成就感、责任感和得到认可的满足感。
(2)工作时间设计的方法
①弹性时间制——给予员工在上下班时间上一定的自由处理权。
②压缩周工作时间——最常见的形式是:“4/40”,即每周工作 4 天,一天工作 10 小时。员工每周的工作时间仍然保持在 40 个小时,但每周的工作天数却由 5天缩短为 4 天。
③缩短工作时间是指每周工作日减少到 4 天,每天仍保持 8 小时工作时间,即实行 32 小时工作制。
④工作分享——对于一些任务繁重的工作和不能坚持全日制上班的特殊员工,可以采用工作分享的办法来完成工作任务。
⑤电子办公也被称之为“在家办公”。
【考点】工作设计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43.案例: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这项实验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向四组大学生介绍一个陌生人。对第一组说,这是一个外倾型的人;对第二组说,这个人是内倾型的人;在第三组,先讲述这个人的外倾特征,后讲述他的内倾特征;在第四组,先讲述这个人的内倾特征,后讲述他的外倾特征。然后,让这四组学生分别想象出对这个陌生人的印象。第一组和第二组学生得到的印象是显然易见的。在第三组和第四组中,关于这个陌生人的印象完全符合提供信息的顺序,总是先提供的信息占优势。也就是说,第三组学生普遍把陌生人想象为外倾型,第四组普遍把陌生人想象为内倾型。第二段,给另外两组学生按上述第三和第四组同样的顺序描述一个人,所不同的是在先描述他的内倾或外倾特征之后,中间插做其他事情,如让学生作一些不太复杂的数学习题,然后再描述相反的性格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最后描述的特征会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
(1) 【题干】该实验所揭示的心理效应。
【答案】
(1)该实验证明了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客观存在。其中,第一段实验说明了首因效应的存在;第二段实验说明了近因效应的存在。首因效应是指一个人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它与第一印象的作用是相同的;近因效应则是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7分)
【考点】社会知觉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效应
(2) 【题干】结合实际对这种效应进行评述。
【答案】该实验不仅证明了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客观存在,而且证明了两种效应发生作用的不同条件。一般来说,在感知陌生人时首因效应起着更大的作用;而在感知熟悉的人时,如果在熟悉的人的行为上出现某种新异的表现,则近因效应起更大的作用。
【考点】社会知觉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