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浅释1,太阳伤风感冒,脉浮浅紧促,发热明显,恶寒轻一些,全身疼痛,不出汗,而心里烦躁,这种情况用大青龙汤,如果脉很微弱,出汗又怕风,这就不可以用了,如果用大青龙汤后会发生手脚凉全身蠕动,这是逆症的一种。
现在中医药熬成药液的用法是,吃一付药的三分之一,微微的出汗最好,如果汗出过多了,用一种温热吸汗的粉涂抹。出汗后就不要再服药了。反复的吃药,导致出汗太多伤阳,从而造成身体表虚、畏风寒、烦躁、失眠。
浅释2,脉浮紧:脉搏肤浅紧促
厥逆:四肢冰凉
筋惕肉瞤:身体肌肉不由自主的跳动
温服一升:吃熬好的三分之一汤药。
取微似汗:取得微微出汗就行。
温粉粉之:有一种传说是黄芪粉和滑石做成的一种混合粉。
一付汗者:喝一次就出汗的人
停后服:后面的药就不再喝了
若复服:如果反复喝药
浅释3,大青龙汤治疗表实症的无汗烦躁。如果脉搏微弱多汗是不可以用的。风寒证的表实无汗,如果无内里的表现,一般用麻黄汤。而这一种发热恶寒无汗,外有实证加内有烦躁,所以用麻黄汤再加上石膏就是大青龙汤。石膏清内里热。
伤寒论以及古代的典籍,用药并没有大量的药物堆积叠加,而只是把证辩清以后,加一个药物做一个微小的变化就能起到理想的作用,方剂并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而治疗一种症状效果显著,这一些是我们现在中医要学习的。也是中医药应用时多参考经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