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1928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将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
1934年10月,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中的词句,描述了长征的艰难,抒发了决心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引导中国革命走向新胜利的豪情壮志。
【中国的精神是红色】
红色代表革命志士的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1959年上映的电影《青春之歌》,作为十年大庆的献礼片一经推出,北京各大影院就场场爆满。当时正处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但很多人却宁愿饿着肚子排长队买票,甚至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也引起轰动。
1958年出版的小说《青春之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三个版本,《青春之歌》海外馆藏量为40家图书馆,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10个国家。
作者通过电影传递了一个革命的思想主题:只有把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人民的革命事业结合在一起,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能有真正值得歌颂的美丽的青春。
今年,适逢《青春之歌》出版60周年,由小说《青春之歌》改编的话剧于12月份在北京隆福剧场首演。
小说《红岩》于1961年出版,后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于1965年在中国上映。讲述了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共产党员被囚禁在在渣滓洞和白公馆中施以酷刑,但他们为保守党组织秘密,意志坚强,同敌人展开顽强斗争。
在狱中受尽种种酷刑却从不屈服的江姐,为了蒙骗敌人而装疯十五年的华子良,在狱中帮助大家传递消息小萝卜头,这些革命先驱给我们留下来极其深刻的印象。
红色代表爱党爱国,奋勇拼搏
2006年上映的军旅题材电视剧《士兵突击》,一经播出就受到了广泛赞誉, 剧中那句最经典的台词:"不抛弃不放弃",被铭刻在每个人的脑海里,成为一种永恒的经典。它不单是一个军队,一个士兵走向成功的一种精神支撑,同时也励志于人生经历的各种场合。
不抛弃,不放弃,是军人的精神,更是尊重人性平等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