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讨好型人格”相对应的,是“指责型人格”。
百科中对其的解释为:
“小时候生活在父母的指责中,长大后沿袭了父母的指责型人格的特点,对外界的人和事加以指责,挑剔严苛,言语具备攻击性。”
“你太笨了,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
“你怎么每次都犯同样的错误?”
“跟你在一起,我太后悔了。”
“别人都能做好,为什么你不行?”
在“指责型人格”的思维模式中,他们习惯指责、否定、挑剔、挖苦他人,并且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在他们看来,承认自己的错误,就等同于打自己巴掌,那是十分丢人且不可取的事情。
无论是指责型父母,指责型伴侣,还是指责型友谊,都会让人感到压抑,痛苦。
长时间跟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会过度消耗你的能量,不断压榨你的自信心。
-01
“指责型人格”,具备哪些特征?
1、习惯责备TA人
“都是你的错,要不是你,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错误产生的时候,指责型人格下意识的反应并不是寻找原因,不是弥补失误,而是先将自己抽离出来,避免自己的错误,将错误归咎在他人身上。
2、习惯上升到人格攻击
“你太笨了”
“就没有见过你这么差劲的人”
“跟你在一起,我太倒霉了”
无论是父母对子女的指责还是爱人之间的指责,都会让彼此的关系一点点恶化,直到“对立”。
3、习惯“挑刺”
你做得好,他们不满意,也要“鸡蛋里挑骨头”。
你做得不好,他们的火气会瞬间被引燃,并且将这怒火发泄在你身上。
4、习惯跟他人对着干
你提出了一个建议,他一定要跟你提出相反的意见。
你说开车要直行,他偏要你转弯。
指责型人格的人,不会轻易承认别人的意见,即使他心中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错的。
“不撞南墙不回头”,即使撞了南墙,他也不会承认是自己的错误,而是会谩骂“这堵墙真不长眼。”
-02
指责型人格,是如何养成的?
1、用高高在上,来掩饰内心的脆弱
当他们在指责对方的时候,表现出来一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姿态。
实际上,他心中是千疮百孔的状态。
比如:
当他用强势的语气,强硬的态度要求你做某件事时,心中想的是:
“我不能让他看出来我的脆弱,不然他就不愿意尊重我了。”
越是脆弱,就越渴望通过某些外在的行为来掩饰自己的脆弱。
指责别人的错误,就能避免错误怪在自己头上;
打击讽刺别人的成绩,就能假装自己的价值感;
不断颐指气使,就能增加对他人的掌控感。
实际上,指责型人格的内心,不堪一击。
就像什么呢?
小时候走夜路,大人会告诉你:“害怕的话,就大声说话。”
指责型人格,就是行走在黑夜中的人;内心胆怯,慌张,但又嘴硬地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