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晋西北人,我的饮食习惯向来被家里人耻笑。因为从小就不爱吃各种他们称之为“好饭”的粗粮杂粮,什么莜面豆面高粱面,土豆酸菜压河捞。唯有米饭才是我最喜欢的,一天三顿也吃不腻,吃不烦。于是乎,家里的大蒸笼就出现了奇怪的景象,满满的一笼莜面窝窝,莜面鱼鱼,蒸土豆。唯有中间有一碗白白的大米饭,那就是我的。
相传,过去晋西北的新媳妇到婆家第一顿饭,婆婆势必要媳妇做一顿莜面推窝窝,如果推的好,说明媳妇能干。反之则认为,不是个合格的媳妇。娘家也会在陪嫁的嫁妆中带一块推窝窝的青石板,给女儿日后做饭用。由此可见,推窝窝在当地老百姓饮食中所占的比重之大,地位之高。
乡土是每个人身上无法磨灭的印记,离家的时间越久,就越强烈。从骨子里渗透出的乡情无时无刻流动在我的血液里。美味佳肴早已吃腻,生猛海鲜不再奢望。反倒是各种粗粮杂面又勾起了我的馋虫。那日,携小女在商场闲逛,不经意看见一家山西饭馆在橱窗后面推窝窝。小女兴致勃勃问我:爸爸,你会做么?我想吃这个!说干就干,买了莜面,回家就实操。
奶奶和妈妈都是推窝窝的高手,从小看她们游刃有余的做饭,不一会就能推满一笼。真正自己做了,才知道没那么容易。力气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要么推的太短,要么推的太厚。看来,砍柴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经周而复始的练习,不会轻而易举的成功,做饭如此,任何事亦如此。
正是:
莜面窝窝大烩菜 这顿午饭真不赖
自己动手自己做 闺女夸我真有才
乡情骨头里面埋 走遍天下随身带
树高千尺不忘根 山西美食通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