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圣迹山古枫林
圣迹山古枫林位于叶茂台镇政府西3.5公里,叶西线北侧,头台子村东北处,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茂台圣迹山辽墓群西侧,在辽墓群遗址保护区内,与辽墓保护区隔山相望。古枫林区占地面积200多亩,有800多棵,均为元宝枫。其中树王已经达到了999岁,树冠面积达200平方米以上,其胸径约1.3米,周长3.9米,树围要三个人才能环抱得过来。
元宝枫林中树木平均树龄百年以上,实为古树,是我国最古老、面积最大的人工种植元宝古枫林,也是辽宁独一无二的古枫树群。据载,此处枫树林栽种不晚于唐代,虽在历史长河中被多次毁坏,但现今存活树龄较长的一片枫树林即是在辽开泰四年(公元1015年)所栽种。
元宝枫,槭树科槭树属,落叶乔木,树冠大,树姿优美。依其树龄不同,树叶的老嫩不同,树叶的颜色各异,就是同一株树的老枝与新梢,上面的颜色也大不一样,常常是一棵元宝枫,叶片可分出深红、大红、浅红、橘红、橙黄、大黄、鹅黄、嫩绿、深绿等十几种颜色,是行道、庭院、风景区绿色的优良树种。原产于我国,多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陕西、辽宁西北部、江苏北部等,垂直分布在海拔300—2000米。本种多零星分布,数量有限。法库元宝枫林规模大,株数多实属罕见。
千年古枫林是自然与文化的遗产,千百年来一直隐藏于山中,近年来才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古韵清幽的枫林现已被喻为神树林,是祈福迎祥的福林,当地流传着“枫林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有上千年的历史的叶茂台圣迹山元宝枫,被称为研究辽代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生态、科学、历史和观赏价值,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它既有生物学价值,又具有活的历史文化价值。对古树的保护关系到我国生物资源和历史遗产保护的双重意义。
5、白鹤楼
白鹤楼,始建于公元992年(辽圣宗统和十年),萧绰皇太后命宰相韩德让在萧氏居住地昌平堡(今法库)建白鹤楼,后因连年战乱未能竣工,此后千年未曾重修。
2012年4月23日重建白鹤楼,座落在长白山山脉与阴山山脉交汇处法库境内的奚王岭上,海拔高度151.5米,面向辽河,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4916平方米,高度为51.9米,超出黄鹤楼0.5米,气势雄伟。
主匾额“白鹤楼”三字,是经专家、学者论证,精选辽代重臣的碑刻、墓志等资料集辽代楷体原字而成,彰显了辽文化的独特魅力。
白鹤楼主体建筑采用辽代时期风格,四面八角谓之“四面八方”,寓意辽代契丹族八部落;中部大厅设有主题艺术浮雕,表现白鹤楼的神话传说;其它各层设有辽文化博物馆,陈列辽代历史、文物及诗词书画等;四面回廊可供游人远眺,观赏北国风光。楼檐下及檐柱上均赋有匾额、楹联,使白鹤楼成为中国北方最具辽代建筑风格的标志性文化景观,被誉为“大辽第一楼”。
6、财宫
财宫位于著名的财湖景区内,是中国最大的供奉财神的寺庙。距离沈阳70公里处,距法库城15公里处的财湖西畔的财山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研究策划,总建筑面积6100㎡。设有山门殿、财神使者殿、财神殿、三清殿及六栋配殿。并在东西设有钟楼、鼓楼和启运阁、转运阁。财宫是全国建筑体量最大得以供奉财神为主的道观场所。是财湖景区的龙头景点,提倡的概念是“生财以道取,入宫而德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里交通便捷,山清水秀。古老而宏伟的宫观与自然景物彼此烘托,融为一体,加之祥云绕顶,松柏苍翠,一派仙人福地景象,可谓风水宝地。
7、圣迹山
圣迹山位于法库西南45公里处,在京沈公路旁,此山风峦起伏,透迤数里山顶多石,其形甚巨,其壮怪异。上中多树,青松翠柏,发柳白杨,紫槐黄榆,构成一个葱笼的绿色世界。
此山在辽代被视为风水宝地,贵族统治者在山上修墓,在林在建坟,以期恩泽子孙,永享富贵。名曰圣迹山,亦有内以建墓表其显赫圣迹之意。墓志铭中云:“葬于辽川之古,圣迹山阳,至今已逾千年之久。
圣迹山以古迹众多而闻名于辽北。解放后,有关部门在这里发掘墓葬20多座。1952年在此发现一座用条石砌的八角形壁画墓,1974年发现的7号辽墓早期贵族墓葬,也是东北地区很少见的珍贵文物丰富完整的墓葬。这是有座砖筑的多室墓,住室安置一架木制“小帐”式的棺木,其形状是歇九脊房屋,台基栏杆均有,甚为精致。在这棺床东西两壁上挂着两轴绢画,一幅是绘有山水、树木、楼阁、人物的《山水双兔图》;一幅是绘有竹丛、麻雀、小兔的<〈竹雀双兔图〉〉。在这座山上还发现了一座辽代北宰相萧义的墓葬,墓室中有石棺一架,还有一方墓志及壁画,绘有“出行图”、“归来图”及武士等。墓志记载着萧义的生平,对研究辽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圣迹山古迹颇多,几乎是一代历史的标本。这座苍苍莽莽的大山以其悠久神奇而著称,古老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化做了一片永恒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