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立伟来说,被调职下放,都是自己犯错该受的处分。他真正难以走出的,是内心的愧疚和自责。
害死人,不仅仅是别人的说法,也是他心头背负的罪过。
在郊区中队,江立伟和队员们帮村民抓跑出来的猪崽,还要被村民嘲笑。但他只能无奈地笑着,并安抚愤怒的队员。
终于有了时间陪伴家人,参加儿子学校的活动,却又跟其他家长起了冲突。
这些的背后,累积的都是他的自责。
之后,当输油管泄露,火灾发生时,因为“害死人”的自责、恐惧始终盘踞在心中,他才害怕造成更多的伤亡,才会在发觉油罐即将爆炸时,嘶吼着让队员们快跑。
这一举动,又遭到了队友的痛斥。
这里,是江立伟的一个心理转折点——与牺牲相比,逆火而行的英雄们更怕的是所有的牺牲都毫无价值。
这一点,在鲍尔吉.原野的原报告文学中以“王国开”为例有过表述。“王国开”和队友们在火场中苦苦坚持、搏命鏖战,一度以为自己和20多名队友都会牺牲。但救援到来时,他的眼泪哗然而下,因为他们的英勇拼搏有了证人,有人可以证明他们不是孬种。
影片中,江立伟在这个心理转折后,整个人的状态与此前截然不同,从半被动变成了主动、拼命。他找到了关闸的技术人员,主动请命去关闸。在灾情愈发严重,技术人员都恐惧退缩后,他与另一名队友再入火场。在被烈火包围、烘烤的严酷环境中,历经数小时,把8000转才能关上的4个阀门相继关好,并在最后为队友开辟了一条逃生的路。
而他自己,却牺牲在火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