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火焰时就应该考虑做手术了(《拯救视力 图解指南》内页插图)
多数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内障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年纪大的人记性也不好,容易忘记关火。这两个因素相加就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因此,要防范这类事故,治疗眼睛非常重要。
警惕白内障年轻化趋势!
患白内障的主要原因是上了年纪后晶状体逐渐变混浊,难以对光线进行正常折射,由此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虽然年老是引发白内障的主要原因,但是发病早的人从40岁左右就开始出现症状。在现代社会,眼睛承受的负担激增,因此也出现了年仅20岁、30岁就患有青年期白内障的患者。
晶状体混浊导致光线折射异常,患者会出现眩光感、在暗处看不清事物、复视或多视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晶状体逐渐变为褐色,患者如同透过橙黄色的滤镜来看世界,因此难以确认蓝色或紫色,视力也会下降。
如果晚上能明显感到视力下降、车前灯刺眼、光出现漫反射等不适之处,而且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影响,那么请及时接受详细检查。白内障若是放任不管,很有可能会引发青光眼,所以请重视起来。
眼睛比外表先一步衰老!
老化的原因在于氧化和糖化。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东西,但是就像氧气能使铁生锈一样,它也能使细胞生“锈”变脆弱、失去光泽;同样,糖化作为导致老化的原因之一,近年来也受到人们的关注。俗话说“氧化使人体生‘锈’,糖化使人体变‘焦’”,其具体原理为:组成人体细胞、组织的蛋白质与糖结合,最终生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导致血管变得干硬、脆弱。所以糖化与血糖的高低密切相关。
氧化和糖化是在全身范围内进行的,几乎不会存在部分老化现象。有的人肌肤水润光滑,肌肉结实有力,眼睛以外的组织看起来都非常年轻,但与这年轻的外表不符的是眼睛开始老化或患病。因为眼睛会先身体一步衰老。无论多么完美的人,一旦到了40岁左右,眼睛的调节能力就会下降,难以看清近处事物。
睫状肌收缩导致眼疲劳
相信大家一定听过“眼疲劳”或“眼力劳损”这些词吧。眼睛感到疲劳是因为人眼长时间看近处,使得调节视力的睫状肌持续处于收缩状态,导致视野出现模糊、看不清远方、眼睛深处感到阵阵疼痛等不适现象。眼睛的暂时性疲惫可以通过休息恢复,但是后续可能会引起头痛、肩酸等症状。如果这样的状态长期持续,就可能会出现近视、散光等自觉症状,或是感到身体的疲惫难以消解、乏力、没有干劲、情绪低落,因此不能小看眼疲劳。
解决眼疲劳的方法有很多,不要轻易依赖眼药水,最重要的是调节用眼方式,如减少手机的使用时间,或是在用电脑时隔一段时间就闭目养神、看看远方的高山大楼,时刻注意不要让睫状肌一直处于收缩状态。
原文作者/[日]深作秀春
摘编/商重明
编辑/青青子
导语校对/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