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离世后,出于敬畏之心,其生前的衣物是不能随意丢弃的,这是对亲人的极度不尊重,而因着心里的忌讳,除了极为亲近的血亲外,不会有人敢穿着逝去之人生前的衣服。
也没有人会将死者生前的衣物送给亲友,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富裕生活,早就不用再过战乱年代缺衣少食的生活。
不能丢、不能穿、又不能送人,所以将衣服烧掉就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在旧时的贫困山区里,日子过得清苦的百姓也没有这些忌讳。
战乱时期,颠沛流离的百姓们,经常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甚至连身上的衣服也常常是衣不蔽体,夏天还好,到了冬天,经常会有冻死的难民。
那个时期,衣物和粮食都是同样珍贵的,没有人会丢弃粮食,也没有人会烧毁衣物,一件衣服缝缝补补穿了三年又三年这是常有的事。
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自然没有人再讲究避讳与晦气,亲人离世,不过是草草的葬了,而其留下的衣服则是要留给其他家人穿的。
更有甚者,当流浪之人死在街边后,他身上的衣物还会被其他人扒去,不过在当代社会,这种现象已经不会再发生了。
避免睹物思人除了有忌讳之外,将衣物烧掉也是为了避免其他亲人因为睹物思人而在情绪激动之下做出傻事,避免悲剧的发生。
当最为亲近的人离世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而在悲痛的心情无法调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常常会做出冲动的行为。
若是在这时再看到已故之人的遗物,难免会因为睹物思人而陷入更悲痛的情绪之中,甚至还会因此而做出伤害自己的事。
在影视剧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主角在看到故去之人的遗物时,常常会因此而神伤。
《甄嬛传》中,故去的纯元皇后便是皇帝的一个心结,因此,他才会在甄嬛被设计穿上纯元的旧衣后大发雷霆,甄嬛因此获罪,实在无辜。
所以烧掉衣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不仅能让在世的亲人能尽快地从悲伤中走出来,也能规避掉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人有生老病死,这是没有办法阻止的,尽管从古至今,一直有人在不间断不放弃的研究长生不老之术,但这显然是天方夜谭,人的身体机能逐年衰弱,是不可逆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