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美国各州对阿片类处方药的法律限制 图源:澎湃新闻)
5.千万别在中国制毒贩毒!
无论国外一些国家怎么引导大麻合法化,在中国,对毒品都是“零容忍”。
中国曾饱受毒祸之害,在中国人被称作“东亚病夫”的年代,社会上游荡的是毒品鸦片的影子,这种切肤之痛,中国人不会忘记。
根据中国刑法第347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可处以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50克差不多是一个鸡蛋的质量,对应的最起码是15年有期徒刑,中国可以说是对毒品打击最严格的国家之一。
2018年至2019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毒品犯罪案件139084人,毒品犯罪案件量在全部刑事案件中,仅次于危险驾驶和盗窃犯罪,排第3位。
而且不论是谁,在制毒、贩毒这件事上,都不能惹中国。
2007年9月,英国籍毒贩阿克毛走私4公斤多海洛因进入中国后被捕,一年后的2008年10月,阿克毛被判死刑。在此期间,英国政府曾与中国展开“疯狂谈判”,首相、大臣、反对党成员等各方都纷纷对华施压或求情,但都无济于事,2009年12月阿克毛被执行注射死刑。
2018年11月,加拿大籍被告人谢伦伯格因走私222.035千克冰毒被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5万元,驱逐出境。
宣判后,谢伦伯格不服,提出上诉。2018年12月,辽宁省高院对上诉案进行了审理,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出庭检察员提出,一审法院认定被告人为从犯和犯罪未遂并从轻处罚明显不当,发回重审,最终谢伦伯格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此前,已至少有两名加拿大公民因毒品犯罪在中国被判死刑。而在当时的案件审理过程中,时任加拿大总理哈珀曾亲自向中国*求情,加拿大总督也曾试图干预,但中方仍坚持执行死刑。
中方回应说,贩毒在中国是一项非常严重的犯罪,我们必须保证所有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中国对毒品的防范到了什么程度?
在中国吸毒贩毒,不仅要没日没夜地躲避缉毒警察,还要小心左邻右舍,就拿“朝阳群众”来说,这些北京朝阳区的普通居民,因举报和参与破获多起明星吸毒案件而闻名全国。
而对于芬太尼类物质,中国也早已加大了防范,对想从医用途径获得毒品、私下制毒的不法分子布下了严密的法网。
首先,中国严格管制芬太尼作为药品的使用。
国家禁毒办数据显示,2012至2015年间,仅发现芬太尼类物质6份,而到了2016年,发现的新精神活性物质中,芬太尼类物质就达到了66份。意识到新精神活性物质变化多端,芬太尼类物质易于合成,从2017年3月1日起,公安部、卫计委、国家食药总局决定将卡芬太尼、呋喃芬太尼、丙烯酰芬太尼、戊酰芬太尼四种物质,列为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
(图为《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 图源:澎湃新闻)
今年5月1日起,我国又将芬太尼类物质进行“整类列管”,意味着所有芬太尼类物质在我国均被视为毒品,受到严格管制。这是我国首次对某类物质实行“整类列管”,为打击和惩治涉芬太尼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当然,由于芬太尼类物质亮点也不少,如果发现管制物质中有包括在医疗、工业、科研等方面的合法用途,监管部门也会采取措施,及时调整管理目录。
不要说芬太尼,就是普通群众到药店买新康泰克这样的感冒药(因含有麻黄碱成分,可能会被用来非法制造冰毒),也要带上身份证,登记下姓名和联系方式后才能购买。
其次,为了更好的监管相关制芬太尼的原材料,国务院于2018年修订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对两种芬太尼前体NPP、4-ANPP进行了监管。
所谓前体,就是容易制成毒品或在制毒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物质,如果不法分子想制芬太尼,那不好意思了,一旦没有这个前体,即使只差简单的步骤,也制不成。
再次,对于制毒售毒的漏网之鱼,等待他们的还有严苛的侦查打击。
*公安部组织13个省区市开展打击网络贩卖芬太尼类物质等新型毒品违法犯罪集群战役,清理整治互联网涉毒信息,切断不法分子网上联络交易渠道;
*国家邮政局督促物流寄递公司落实实名寄递、开箱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
*海关总署部署重点关区加大对高风险国际邮包的查缉力度,提高查验比例和频次,有效拦截芬太尼类物质走私出境。
所以在芬太尼问题上,对于美国的多次无情甩锅,究竟是真是假,我们一目了然。
据美国缉毒署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中方宣布整类列管措施后的第二季度中,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仅查获4起来自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走私案件,充分证明从中国流入美国的芬太尼类物质在原本不多的情况下又大幅减少,中方采取的举措是确实有效的。
即使这样,美国的芬太尼滥用致死人数仍居高不下。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美方一再指责中方是其国内芬太尼类物质的重要源头,却从来没有向中方提供准确的数据和有效的证据,通报的情报线索也十分有限。
反而是中方通过强化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管控来有效解决芬太尼制贩问题,这类设备还主要是由美国的厂家生产的。
所以,美国与其不断毫无依据地甩锅中国,不如多从自身找找原因!
参考资料:
1.李红梅《芬太尼是啥,为何美国人吃掉了80%?》|人民日报,2019.5;
2.王启帆《美方为何如此关切这款阿片类药物》|澎湃新闻,2018.12;
3.陈恒《美国人是如何成为瘾君子的?》| 观察者网,2018.12;
4.申鹏《为什么我们对毒品“零容忍”?》|微信公众号“平原公子”,2019.4;
5.雷孟德《止痛的代价:奥施康定的成功与隐忧》| 澎湃新闻,2018.4;
6.《刘跃进: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能堵塞法律漏洞》| 人民网,2019.4;
7.《世界周刊:“致命”芬太尼》| 央视网,2018.12;
8.《药企非法营销医生滥开处方 美国芬太尼滥用危机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央视新闻客户端,2019.8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徐佳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