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稷,秦国在位最长的伟大君王
当时中原是个什么情况呢?楚国雄踞南方,齐国如日中天。魏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赵国胡服骑射国力强盛。秦国才经过商鞅变法不久,虽然国力大增,但是和后来完全碾压六国相比,还是实力有所不足。关键问题在秦国当时还是腹背受敌,后面还有一个游牧民族义渠,虽然经过百余年的战争,义渠表面上臣服于秦国。实则暗中蓄积力量,时刻准备着复仇。
公元前318年,义渠就参与了楚、韩、赵、魏、燕的五国攻秦之战。义渠趁秦军主力与五国交战之机,大败秦军。这样一个前后夹击的态势,对于新登基的秦昭襄王极为不利。秦昭襄王想要东出函谷关争霸天下必须解决义渠。但是义渠如果那么好解决,前几任秦王早就摆平了还会等到现在?秦国的国力还没强大到可以开展两条战线的地步,怎么办?
恰好在秦昭襄王登基大典的时候,义渠王前来朝贺。宣太后见了心里打起了小算盘。自己三十多岁平日里又养尊处优,正是女人最好的年纪。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啊!没办法为了儿子的王位稳固,自己就牺牲一把吧!
所以说有时候我觉得宣太后这个女人很有牺牲意识,为了儿子的王位可以牺牲自己的名誉、身体。
宣太后使出了美人计,在一次宴会后单独约会义渠王。义渠王心里美美的,秦国的王太后哦!那个身份高贵,而且还貌美肤白,比我们草原女子要漂亮多了。义渠王很容易就上钩了,两人缠绵之后,宣太后还使出了女人的必*技:我愿意为你生孩子。这话一出口,义渠王彻底的缴械投降,对宣太后死心塌地了。
因为没有女人会在不爱一个男人的情况下心甘情愿的为他生育子女的。何况一国的太后,牵挂更多?义渠王想了想,心里一盘算这孩子生了,我铁定就是秦昭襄王他干爹了,日后这秦王说不定我儿子也可以做做了。还打个啥!
于是义渠王时不时的与宣太后私会,宣太后也为他生了两个孩子义渠王才满意而回,从此义渠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再也没有主动的和秦国发生战争。
于此同时,昭襄王在自己舅舅魏冉和老臣樗里疾的协助下,抓住时机击溃惠文后以及公子壮的反叛力量,得以迅速的稳定秦国的大局。
随后,没有后顾之忧的秦国大军在战神白起(魏冉举荐的)的带领下,于公元前293年在伊阙大败魏、韩联军,斩首24万。魏、韩两国为之丧胆。
公元前278年,白起攻占楚国国都郢,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与秦国较量的资本。至此,秦国在与山东六国的较量中彻底的占据了上风!此后再也没有力量能够撼动秦国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在对山东六国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后,在公元前272年,宣太后和秦昭襄王才密议灭义渠之策。先是由宣太后出面把义渠王诱到甘泉宫。义渠王兴冲冲的来了,没想到等待他的不是情人的温柔怀抱,而是致命的弩箭。
悲催的义渠王
看着义渠王死不瞑目的眼神,宣太后心里波澜不惊。自己忍辱负重这么多年不就是等待这一天?爱情!开玩笑吧,处在这个位置,宣太后心里只有自己的儿子昭襄王,其他都是浮云而已!
随后秦国大军迅速的进攻,灭义渠将其地分为陇西、北地和上郡。至此,威胁秦国西面百年的大患终于被消灭了。从此秦国可以放心西向,和山东六国决一雌雄。
多年征战秦灭义渠
宣太后论救韩谈先王之逻辑!公元前307年,也就是昭襄王登基的时候。楚国大举进攻韩国。韩国派遣使者尚靳向秦求救,尚靳面见宣太后讲了一番唇亡齿寒的道理,想要秦国出兵援助。
宣太后说了一段话,据说是历史上太后说的最不正经的一段话:“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大意就是我跟惠文王睡觉的时候,惠文王全部压在我身上,我感觉不重而且还很舒坦,但是惠文王局部压在身上的时候,我就被压得很难受,不堪负重。宣太后以这个来比喻救援韩国,局部的救援对于韩国来说不起作用,韩国还是觉得很困难。但是要秦国全军出动,让韩国舒坦了,那么韩国应该有所表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