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又没事找事地问,日生于东吗?宓机智地回应:“虽生于东,而没于西。”张温败下阵来。
如果你认为掉书袋耍嘴皮子只是文人的本事那就错了,战场上的毒舌特技令武将们如虎添翼。
面对武力值S级别的战神吕布,张飞喊他作“三姓家奴”,直揭他多次拜认干爹又背信弃义的人生污点,成功打消了敌人的气焰。
不过,即便猛张飞也怼不过锦马超。
——张飞:马超小儿,认得燕人张翼德否?
——马超:我家世代公侯,怎会认得山野匹夫。
傲娇之气,甩你一脸。
马超张飞
三国的武将有个特点,骂起人来如短刀似匕首,话虽不多句句直击靶心揭人短处:
袁术骂刘备 “织席编屦之辈”、 张郃骂诸葛亮“山野村夫”是出身歧视;
庞德骂关平“疥癞小儿”是年龄歧视;
袁绍骂刘备 “大耳贼”是相貌歧视;
夏侯惇说赵云“汝等随刘备,如孤魂随鬼耳”,讽刺的是刘家势单力孤,倒也形象生动。
不只文官武将,小孩子们雏凤清音也每每脍炙人口。话说那个会让梨的孔融,10岁时跑去拜会极负盛名的河南太守李元礼,告诉门人自己是李的亲戚。
他对李太守说,“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师资之尊,因此咱俩是世交呀!”人们听了啧啧称奇。
可偏偏宾客陈韪不服,挑衅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观君小时,必然了了。”展示了年轻一辈嘴炮党的实力。
二、三寸之舌作用大
为什么三国人都喜欢狂加毒舌技能点呢?原因就在于三寸小舌头,能起大作用。
首先就是口才事关切切实实的好处。群雄并起、分裂割据的时代,机智善辩的人,能为一方势力争得巨大利益,比如诸葛亮就凭借不烂之舌促成了孙刘联盟的达成,就是成功典范。
外交无小事,一言一行间,都是国家利益。孙权归顺魏时,派赵咨赴许都拜见曹丕。
曹丕问赵咨:“朕欲伐吴,可乎?”
赵咨答:“大国有讨伐之兵,小国有御备之策。”
丕问:“吴畏魏乎?”
咨毅然答道:“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畏之有?”
赵咨不卑不亢、不辱使命,维护了吴国在势力联盟中的面子和地位。而赵咨目睹魏王的高压态度,预感到与魏的关系不可能长久,一回吴国就建议孙权走独立发展之路。
曹丕
其次,口才用到战场上,也能够直接产生战斗力。这方面的先行者诸葛亮,一句“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直气的周瑜当即掉了一半血,回去没多久就挂了。
后来,他又在战场上大骂魏国大臣王朗,占据道德高地,正义出发,荡气回肠,字字诛心,表示“我从未见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成全了孔明的双*。
其他将士,虽然没有诸葛亮这样“元气”满满的招式,却也都懂得用口技长自己的威风锐气。
在《三国演义》里,每次战斗之前,对战双方往往都要叫阵骂仗,通过故意谩骂羞辱来激怒对方,诱使对方犯错,这是战术上的惯用手段。
曹操曹丕
今天流传下来的具备战斗力的语言艺术是檄文。在当时,为了制造声势,檄文一般在战斗前被作为传单广泛散发。三国时期最擅长写檄文的,莫过于陈琳。
陈琳最初在袁绍手下服务,官渡之战前夜,陈琳写的檄文历数曹操罪状,极尽谩骂诋毁之能事,连曹操的太监祖父和亲爹都问候到了。
曹操素有头痛旧疾,读过此文,冷汗直流,大吼一句“好文采”,神清气爽,头都不疼了。
袁绍战败后,曹操还重用了陈琳,让他帮着继续骂人,显示出一代奸雄对于人才的气度与胸怀。
敌人来了有檄文,若是对自己人,则大量使用“鼓吹曲”鼓舞士气。鼓吹曲就是军歌,内容大多是鼓吹自己统帅英明神武,同时diss别国将领一钱不值。
比如魏国《战荥阳》里唱到“阵未成,退徐荣。二万骑,堑垒平。赖我武皇,万国宁。”
而实际上,荥阳之战曹操大败,出征时近万人只回来了几百人,曹操在撤退时被徐荣所伤,借了从弟曹洪的马才好不容易逃了一命。不过既然当时各国都这么厚脸皮的鼓吹,《战荥阳》也可以不必感到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