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趋势在均线之下,回升时未超越平均线,再度下跌,为卖出讯号。
解读: 股价回升到均线附近就重新下跌,说明一有解套的机会或者少亏投资人就争相出逃,造成股价的下跌。表明此时投资人心态不稳,有很强的卖出*,这种心态会导致股价继续大幅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卖点3、均线角度仍趋下降,K线下跌虽然实体一度收上均线,但后续的K线迅速跌落回到均线下方,这是第三种放空时机。
股价仍然涨过平均线上方,但平均线继续下跌,不久股价又回到均线的下方,为卖出信号。
解读: 这种走势的性质与卖点2较为相似,只是反弹的力度相对较大,参考卖点2的定律注解。
卖点4、均线与K线因走势的上涨过于急促,K线在均线上方与均线的距离突然拉得太远,造成乖离过大,这是第四种放空时机。
股价走在平均线上方,突然暴涨,距离均线越来越远,为卖出时机。
解读: 股价向上大幅暴涨之后,投资人不论在短期买进还是中长期买进的都突然获利丰厚,极易引起大量获利回吐,造成股价迅速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注意事项
很多投资人经过长期实践之后,认为买点4和卖点4与第八条比较不易与实际配合,运用时风险较高,如不是非常熟悉均线系统,投资人最好放弃不用,以免承担过大风险。
运用均线系统最为稳妥的做法是相互结合使用。
买点1与买点2合并使用:平均线从下降趋势转为水平而有向上波动的趋势,股价从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均线,不久,回调时若不跌破均线,是运用均线操作的最佳买进时机。如果这时再配合股价在颈线附近的企稳,成交量逐步萎缩就更可以确认是最佳的投资机会。这种情况必然只有在底部形态完成之后的反抽过程中才会出现,它所要反映的市场气氛和买进原因与底部形态的突破之后的反抽是完全一样;
卖点1与卖点2合并使用:均线走势从上升趋势逐渐转变为水平,且有向下倾斜的倾向,当股价从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回升时无力穿越均线,再次下跌,为卖出时机。如果成交量随着股价的回升有略为缩小的迹象,就更加可肯定是运用均线操作的最佳卖出时机。(注:关于这一点,买进要谨慎,卖出要坚决,对于卖出,实战中,出现卖点1就可以执行,而不是一定要等回抽再卖。)
短线操作需要具备的条件1.短线高手是万里挑一,必须经过千锤百炼的实战。
短线交易要求投资者具有丰富的实战操作经验、看盘技术功底深厚,非三五年持续的科学化残酷训练,别轻言已成为短线高手。
对大盘和目标股票短期走势的分析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判断,这是前提。
对市场热点、板块轮动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行情、个股快速波动时,能第一时间追进。
具备耐心、冷静、果断、大胆、反应快的心理素质。
对股价行进结构熟悉,对操作进出点位的精细化把握具有相当高的水准。
执行操作纪律要有壮士断腕的果断、勇敢和决心,风险控制能力很强。
必须经常要空仓等待机会的来临,操作进出迅猛,达到一出手就赢的境界。
不论盈亏,心态平和、稳定,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2.短线操作适合什么时候展开
股价上涨中,但涨幅并不大;均线系统呈明显多头排列,日换手率3%左右。发现这样的个股,可待其缩量回调至5日均线时买人。
大盘大幅下跌时,逆势上涨的个股,如果涨幅在5%以上,成交量放大,这样的个股孕育着较好的短线机会。所谓“该跌不跌,理应看涨”,可在当天收盘或第二天回调时买人。
有些庄股放量急涨后,又出现缩量急跌的行情,可在跌人涨幅的0.5倍时抢反弹。
3.短线操作的优点
追逐股价涨升的趋势,集中选股,重仓参与,能够最大限度提高资金利用率。
及时追逐热点、转战于强势股票之中,从中获取最大的收益。例如,2007年金融、地产类股票是热点,有色金属、煤炭行业在一段时间内也曾是热点,积极参与这些热点,都有不菲的收益。
但2010年不一样了。受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银行、地产这些曾经红得烫手的板块,被人避之唯恐不及。而一些受政策眷顾的行业,又成了新的热点。如医药业,在医改政策的推动下,医药股就有了良好的表现。
一致药业(000028)从2009年7月29日的最低价17. 31元,到2010年4月23日的最高价35. 36元,半年时间里,股价翻了一番。如图1所示。
不参与股价短期调整,锁定风险。能使资金在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者之间达到和谐、统一。
短线高手能做到赢的次数远大于输的次数,小亏大赚,积少成多,最终成为大赢家。
在市场面前我们都是“无知”的过分自信的投资人不仅会做出愚蠢的投资决策,同时也会对整个股市产生间接影响。许多心理学研究发现,投资人的误判通常发生在他们过分自信的时候。如果问一群驾驶员,他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开车技术优于别人,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说自己是最优秀的,从而也留下了到底谁是技术最差的驾驶员的问题。同样,在医学领域,医生都相信自己有90%的把握能够治愈病人,但事实却表明成功率只有50%。其实,自信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过分自信却要另当别论。当投资者在处理个人财务事宜时过分自信,其*伤力尤其大。
投资者一般总是非常自信,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更能独具慧眼挑选能赚钱、能生金蛋的股票,而且能选中将来获利的股票。他们有一种趋势,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技巧和知识。他们只思考身边随手可得的信息,而不去收集鲜有人获得,或难以获得的更深入、更细微的信息;他们热衷于市场小道消息,而这些小道消息常常诱使他们信心百倍地踏入股市。另外,他们倾向于评价那些大家都获得的信息,而不是去发掘那些没什么人知道的信息。
正是因为过分自信,很多资金经理人都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他们对自己收集的信息过于自信,而且总是认为自己比实际上更正确。如果股市中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的信息是正确的,而且自己了解一些别人不了解的信息,结果就会出现大量的交易。
那么,有什么可以证明投资者的这种过分自信呢?理论上说,在大牛市里,投资者应该买进而且长期持有股票,但统计显示在实际操作中有太多的投资人在做着短线交易,甚至可以说这类短线市场已经到了猖獗的地步。即便在大开价值投资风气之先的投资基金那里,市场短线操作行为也十分普遍。大多数投资者都认为自己有很好的信息渠道、信息数量和质量,似乎他们用“高抛低吸”手法进行炒作,其成绩一定能超越别人。
过分自信的投资者会更加强烈地相信他们自己对一种股票的价值的判断,而不太在乎别人的想法。一般来说,过分自信的投资者交易更加频繁,但是频繁的交易或者说较高的周转率是否对投资收益不利呢?
一个投资者得到了准确的信息,并且有能力解释它,他的频繁交易就会产生更高的投资回报。事实上,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这一回报必须足够高,其表现才足以超出简单的买入-持有策略。否则,如果投资者并没有超人的能力而只是过分自信,那么频繁交易的结果将不会获得超出买入-持有策略和交易成本的高额回报。
过分自信还会增加投资者的冒险行为。理性的投资者会在最大化收益的同时最小化所承担的风险。然而,过分自信的投资者会错误判断他们所承担的风险的水平。想想看,如果一个投资者深信自己所挑选的股票会有很高的回报率,哪里还会意识到风险呢?
过分自信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会有较高的风险,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他们倾向于买入高风险的股票,高风险的股票主要是那些小公司和新上市的公司的股票;另一方面就是他们没有充分地进行分散化投资。
总之,过分自信的投资者总是认为他们的投资行为风险很低,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感谢你的阅读,关注我学习更多炒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