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蓉沿江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简称沪汉蓉高速铁路,是沿江高铁起于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城市,终点在成都高速铁路,全长1985公里,原计划2018年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通车使用,未来上海到南京50分钟,上海到合肥90分钟,上海到武汉3个小时,上海到宜昌4个小时,上海到重庆6个小时,上海到成都7个小时便可到达。,沿线经过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全椒-肥东-合肥-六安-罗田-武汉-荆门-宜昌-恩施-重庆-成都等城市。
沿江高铁湖北段之前设计的线路是走荆州,但面对全省所有地级市中唯独没有高铁的荆门这一现实,最终方案终倾向荆门,于是在民间、网络上,上演了一场夺争沿江高铁站点你死我活的“荆荆大战”。
沿江高铁剑走边锋到荆门,计划沿着G42沪蓉高速武荆段设计线路,这就巧妙地把湖北省多年前设想而不敢实施的“武天荆”城际高铁合二为一,既节省资金又名正言顺为沿江高铁一部分了,可谓一箭双雕何乐不为呢!
既然沿江高铁决定沿G42沪蓉高速走,那么荆门、孝感两地级市就要把利益最大化,具体在各辖区县市里再带一个小弟设站上车成了一件伤脑筋的事情。荆门倾向钟祥及京山(利益能能做大真正的最大化),但铁总热衷沙洋(线路直成本稍低可又违背G42沿线走的初衷);孝感也竭尽全力希望汉川、应城都能上沿江高铁列车。天门无牵无挂,咬定非城区设站不可,别的一概免谈,从而鼓励沙洋也设站,这样就可保天门城区站高枕无忧。
为此引发出了“北线”“中线”“南线”,导致孝天荆三地民间争议的矛盾日渐突出,但不能因为有矛盾就束手无策,沿江高铁武荆段的进程依旧在向前推行。其后对几条线路进行了实地机钻取样,便于科学决策究竟走哪条线。
几个月后,经铁总和沿江武荆段各地方的努力,10月中旬,铁总对最终将要定调的线路站点进行了可研评审前的实地查勘。
其后三天,国家铁路总公司、湖北省政府在武汉组织召开了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可研评审会在武汉正式召开,沿江高铁武荆宜最终的线路、站点终于揭开了。
《三峡夷陵网》2019-10-21发布的原文新闻稿:
本网讯(记者毕仁科 通讯员王荣 李兵)10月16日,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副主任俞祖法带领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可研审查调研组来夷陵区踏勘,实地调研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宜昌北站和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设计情况。宜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惠霞,夷陵区领导王玺玮、李发兵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沿江高铁宜昌段线型设计、宜昌北站选址、线路互联互通建设等情况,听取前期规划设计、用地规模、配套建设等情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