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2014 年,车王舒马赫滑雪遭遇意外,当时医生预测他可能会成为永久植物人;好在几个月之后,舒马赫脱离昏迷,出现了苏醒的迹象。然而,有的“植物人”患者,却终其一生只能保持“植物状态”。如何判断植物人能否恢复意识,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
最近,中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使用脑电图检测患者对语言的反应,有望预测植物人能否苏醒。
“植物人”也有不同
“植物人”这种症状,准确来说叫做“持续植物状态”。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能够睁眼闭眼,但却没有知觉。近些年来,这种状态被代替为更中性的“无反应觉醒综合征”。
无反应觉醒综合征患者很难恢复,但仍然有像舒马赫这样的,或者是“植物人”多年后恢复意识的。于是 2002 年,学界又提出了“最小意识状态”这个概念。处于最小意识状态的患者具有有限的知觉,比如能和他人有眼神接触,或者眼睛可追踪移动物体。他们更有可能持续改善,一些人甚至可以恢复沟通和理解能力。另外,一部分无反应觉醒综合征患者,也可能会好转至最小意识状态。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是比较常使用的神经影像技术,图示为其对不同状况患者的成像结果。三角区域为楔前叶,通常认为这个脑区的代谢水平可以代表意识的等级 | 参考文献[5]
对这两种状态的区分,目前主要依靠行为学量表。但这种方式主观性强,比较容易误诊(误诊率约为40%)。这十年来,一些研究者尝试使用神经影像技术来进行区分,这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正确率,但仍然存在设备昂贵稀少,测试花费巨大,使用不方便等问题。
·神经科学》杂志。
对字、词、句各有反应
这种新方法所依据的是大脑对语言信息的理解和处理。它可以分为字、词、句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处理能力,代表着不同的意识水平。
比如上课时,如果我们精神抖擞,老师讲的句子大概率是可以听得明白的。但如果陷入了昏昏欲睡的状态,就几乎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了;除非忽然听到自己的名字,就会立马惊醒。这时,我们对语言的处理能力,其实就从句子降到了单独的词语。这一点也在实验中得以证实——当注意力不是集中于听力、而是集中于视觉时,人们听到单个字时的反应不变,但听到词汇和句子时的反应能力则明显变差了。
上课昏昏欲睡时,通常很难理解老师说的句子 | Pixabay
于是,研究者找来 36 位无反应觉醒综合征患者、42 位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和 47 位健康人,看一看他们对于字、词、句的反应是否有区别,从而以此来区分他们的意识状态。
在实验中,被试将听到一系列声音,这些声音分为三个等级——单字、二字词语、四字短句。如果可以处理这些语言信息,大脑对应字、词、句所产生电活动的频率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