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简述古典经济学奠基者亚当斯密及其著作《国富论》中的主要思想。
背景
古典学派的思想兴起于开普勒、牛顿等人提出天体运动学说、力学定律、数学原理等科学革命之后,及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期,社会开始产生变革的时代。为了解释各种经济活动现象,各种流派开始兴起。不同的经济学说试图解释经济运行规律,但是另一方面,也成为当时为某些利益集团辩护的说辞。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详细阐述了其经济思想和对当时经济活动的看法,其中很多观点综合了前人包括其他学派如重农学派的思想,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成为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古典经济学主要思想
古典学派常常被称为经济自由主义,但是这个“自由主义”是相对于当时盛行的封建主义和重商主义对经济和生产要素的各种限制而言的。
这一学派的主要特征包括:
1、 最低限度的政府干预。
2、 自利的经济行为。古典经济学家假设自利行为是人类天性的基础,生产者和商人提供产品和服务是出于获得利润的渴望,工人提供劳动服务是为了获得工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
3、 利益的和谐。除了李嘉图是个例外,古典主义者强调市场经济中利益的自然和谐。通过追求自身的个人利益,人们也为社会利益最大化作出了贡献。
4、 所有经济资源和经济活动都很重要。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得自于商业,重农主义者把土地和农业看成一切财富的源泉。而古典主义者指出,所有的经济资源——土地、劳动力、资本及企业家才能,以及所有的经济活动——农业、商业、生产及国际交换,都对一个国家的财富作出了贡献。
5、 经济规律。通过对明显的经济理论或“规律”的集中分析,古典学派对经济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包括比较优势理论、收益递减规律、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市场法则、李嘉图的地租理论、货币数量论及劳动价值论。古典主义者认为经济学的规律是普遍的和不可改变的。
《国富论》的主要观点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对经济活动中的许多概念都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如分工、效率工资,利润、价值、地租、货币与债务等,我们只讨论几个核心观点。
劳动分工
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限制。即便在二百多年后的今天,这一观点仍然适用。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市场已经产生高度的分工协作,每一个行业的无数细分产业,每个产业中的每种产品,每种工业产品的各个生产步骤,都产生了大量的分工。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得益于全球化的超大规模市场,市场分工细化到令人惊叹的地步。而距今二百多年前,亚当斯密就已经通过当时扣针工厂中的扣针制造业得出了这一结论。
价值
在“水和钻石悖论”中,斯密注意到商品存在两种价值。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较小的交换价值,甚或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或没有。例如,水的用途最大,但我们不能以水购买任何物品,反之,钻石虽几乎无使用价值,但须大量货物与之交换。
斯密没有解决这一价值悖论。在劳动是唯一资源的原始社会中,一种商品的相对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须的劳动数量决定,这是“劳动价值论”。但是在发达经济中,价值的决定因素则更加多样化。
“看不见的手”
斯密认为市场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使各种生产要素合理分配,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富有效率。本质上则是依靠自由市场的竞争使得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从而达到效率最大化。
客观来说,截止到现在,正常运行的市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是值得肯定的。与之对应的则是人为设计的计划经济,而经过实践,计划经济在市场活力和效率方面的确不如那只“看不见的手”。
然而,若是认为一切问题皆可由市场经济自身解决,“看不见的手”能够控制一切,那么此经济学理论与神学无异。可悲的是如今仍有不少经济学家迷信于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的自由放任不能自拔。
总结
《国富论》作为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虽然其中许多观点受到当时社会发展和样本的局限性,但是无疑其许多光辉思想对后来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欢迎关注*思辨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