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58年,北宋仁宗嘉祐三年,开封。
包府沉浸在一派喜庆祥和的氛围之中,包拯在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
在古人眼里,能活到六十岁就算是高寿了。很多官员闻讯前来祝贺,皇帝也专门派人给包拯祝寿。
然而,宾客散去之后,包拯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自己现在膝下无子。
五年前,自己唯一的儿子包繶(读如易)因病去世,只留下了一个孙子包文辅。一年前,年幼的包文辅也不幸夭折了。
想到这里,一种老来无子的凄凉感涌上包拯的心头。
这时,儿媳崔氏抱来一个男婴,对包拯说:“这是您的儿子”,并详细解释了这个孩子的来历。
包拯听完大喜过望,马上把这个孩子认了下来。
就是这个孩子,不仅把包拯家族的血脉延续了下来,长大以后还把包拯的好家风给发扬光大了。
那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精彩的故事呢?
包拯三代家谱之——包拯家的女人们包拯,公元999年出生于庐州(今天的安徽合肥)。
包拯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官。
29岁时,包拯考中进士,朝廷对他委以官职,但是包拯没有去上任,而是在家奉养年迈的父母,父母去世以后,他又守孝三年。
39岁那年,包拯才正式做官,先后做过许多地方上的州、县行政长官和东京开封府的府尹(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市长),
也在中央政府做过检察官“御使中丞”与财政官员“三司使”,最后进入国家领导核心“二府”之一的枢密院,担任枢密副使,成为中央政府的执政大臣。
历史上和戏剧、传说中包拯的各种神奇断案,大多是包拯在地方上的州、县担任行政长官时和担任开封府尹时的故事了。
这些故事,在历史中掺杂着文学、戏剧艺术,把包拯渲染成了一个仿佛无所不能、嫉恶如仇的“包青天”,至今为人传颂。
然而,这位“包青天”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家庭和家人也是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了解包拯的家庭与家人,尤其是包拯家的女人,才能真正理解这位“包青天”。
包拯一生中先后有过两位妻子。
第一位妻子张氏婚后不到一年就去世了,也没有留下子嗣。之后包拯续娶了董氏为妻,董氏在包拯身边待了一辈子。
董氏和包拯一样,也出生在官宦家庭。
董氏的曾祖父董希颜曾跟随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南征北战,官至宁州刺史;父亲董浩做过武昌县令,所以董氏从小受到的教育很好,为人知书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