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农村俗语“三代旧房别住人,五代已过不起坟”,啥意思?答案来了
俗语在农村之所以非常流行,主要得益于很多俗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很多原本很难理解或者记得住的事情,改造成为俗语之后,不但朗朗上口而且很容易记得住。这也是俗语的魅力之一,农村有句老话叫:“屋场发家,坟场出人”,意思说的是家里的住宅事关家庭事业能够发达,而家里的祖坟则能够关乎到人丁兴旺。
在农村关于房屋或者祖坟的俗语数不胜数,很多是关于房屋坐落、方位以及布局,之所以关于房屋的俗语能够有这么多,也是很好理解的,俗话说:“一命二运三风水”,谁不想家里过的越来越好呢?所以房屋的建造不仅要关乎到居住的舒适度,而且对于房屋的建筑结构布局也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农村有句俗语叫:“三代旧房别住人,五代已过不起坟”。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三代旧房别住人;
这句老话也叫屋过三代不住人,修房建屋算得上是人生一件大事,尤其是过去的时候,修建一座新房实属不易,有的甚至需要花费大半生的积蓄才能建造完成,所以对于房屋的要求势必精益求精,尽量的能够做到更好。这也是所有人盖房的时候的心情。很多房屋建造的经久耐住,质量非常的高,百年甚至更久也没有出现坍塌,那么这么好的房屋为什么还有屋过三代不住人这么一说呢?
一:并非所有的房屋都能达到现在的水平;
过去的农村修建房屋的时候,有钱人毕竟属于少数,有钱人修建的房屋,自然是材料选择最好的,匠人也请最好的。这样一来房屋的质量自然是顶呱呱的,确实会出现百年也不会坍塌,但大多数的农村房屋,在过去建筑材料有限的年代,在加上没钱的前提下,很多房屋的质量是堪忧的,尤其是经历过多年的风吹雨打之后,一般情况下到了三代人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了危房,已经不能在安全的居住。
二:人就像水属于流动的;
人生在世是飘忽不定的,为了谋生背井离乡每隔几代就会上演,尤其是在过去的年代,这样的情况更是常见。三代人之中肯定会出现在外创业不回家的,久而久之故居老家只能成为一个代名词,不仅仅是过去,现在这样的情况依然在上演,尤其是随着现如今外出打工的增多,以及进城潮的兴起,这也造成了越来越多的空心村出现。很多农村平时都是空空荡荡,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够有些起色,哪些数不清的房屋都已经沦为空房。别说是三代的老屋,就连那些新建不久的房屋,出现无人居住的现象比比皆是。
五代已过不起坟;
这句老话也叫:人过五代另立坟。俗话说坟场发家,坟地关乎着人丁是否兴旺,俗话说家里有人就不穷,如果家里没有人丁后代,再多的家业也无人继承,算得上是人生一大悲剧。祖坟也是一个本家先祖共同埋葬的地方,每到祭祀的节日,全家都会前去上坟祭祀,尤其是传统的三大上坟节: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这些日子上坟是必不可少的。
为什么会有五代已过不起坟呢?这句话的意思也是指本家到了、过了五代之后,就不会再埋葬祖坟。而会另外的起坟,祖坟哪里很少在有起新坟,这样的情况是真实的,除了一些家族颇大或者家规、家谱很严格的之外,大多数都是这样存在。甚至有的还没有到五代,就早已经不在一个祖坟了。五代农村也称之为过了五服。
农村有句说法过了五服之后就不再亲了,只能算作是老本家。并不属于真正的亲人了,就连祖坟也很难在一起。现实之中别说是五服,有的甚至到四代之后都认不全,过了五代之后亲情已经真实地变远,后人开始纷纷另立自己的祖先,另立祖先肯定要去新的坟地,这也就导致了不会在一个祖坟的主要原因。
到了四五代的时候,有的会因为早早的另立门户肯定需要另立祖坟,也有的早已离家在外地创建了新的家庭,到后来只能在当地埋葬,还有些人已经断了香火、后继无人,这些都是过了五代之后很难在起坟的原因所在。当然主要原因还是随着时间的拉长亲情逐渐疏远,俗话说树大分叉,人大分家。坟地也是如此,时间久了之后最终还是要分开的。对于这句农村老话你怎么看?欢迎大家补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