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隧道设计为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类型为V(小净距)偏型,采用钢拱架锚喷支护。复合衬砌按新奥法原理设计和施工,设计中采用柔性支护体系的初期支护结构,充分发挥围岩自身承载能力。
图3.2-1 V(小净距)偏型衬砌断面图
V(小净距)偏型衬砌由I20a工字钢钢拱架、中空注浆系统锚杆、钢筋网及喷射砼组成初期支护。型钢拱架具有刚度大,发挥作用快的特点,这一点对于岩体自稳定能力差,跨度大的隧道特别重要。钢拱架之间用纵向钢筋连接,并与径向锚杆及钢筋网焊为一体,与围岩密贴,一起形成承载结构。
3.3.1施工工序图 3.4-1 隧道初期支护施工工序框图
3.3.2施工方法3.3.2.1初喷砼施工
首件段落开挖后及时初喷,喷射砼施工采用自动上料喷浆机,施工前首先用高压风自上而下吹净岩面,埋设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钉,如工作面有滴水或涌水,提前做好钻孔埋管的引排水工作。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法施工,有速度快,回弹量少,粉尘少等特点。喷射混凝土由枫林隧道拌和站集中拌料,混凝土运输车运送。
在首件进尺开挖施工完后,立即进行初喷砼,初喷厚度 2-3cm。喷射作业先从拱脚或墙脚自下而上,分段分片进行,以防止上部喷射回弹料虚掩拱脚而不密实,导致强度不够,造成失稳;先将坑凹部分找平,然后喷射混凝土,使其平顺连续。喷射操作应沿水平方向以螺旋形划圈移动,并使喷头尽量保持与受喷面垂直,喷嘴口至受喷面距离 0.6m~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