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推出河图的过程,与太极图推出洛书的过程相似,网络中和上面提到的书中都有说明,这里就不作细论了。只要知道河图是静态元空的数字表达示式就可以了,它代表的是圆满和生成。
由河图得出推论一:1、3、5、7、9为阳数;2、4、6、8、10为偶数;天数和为25,地数和为30。
由公理和第一定理推出第三定理:洛书
如何由元空图和阴阳图推出洛书,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多如《河洛精蕴》、《藏山雷学》等,网络里早有人证明过,如通过太阳影子等,有兴趣的易友可以百度来一观,总之只要知道洛书是动态元空的一个数字表达式,代表的是一种动态平衡即可,它也是元空公理下的一个定理。
由洛书推导出推论一:纵横相加和为15,
由洛书推导出推论二:4、9、5、1、6相加和为25;2、7、5、3
8相加和为25,而由洛书推论一可知,25为天数主动。而通过自然界的事物的归纳总结,我们会发现能量的表现方式,是以螺旋方式出现的,大到宇宙,风暴之眼,中到人的头顶旋,人手指的螺纹,小到磁场,电子轨迹等等,这种表现与洛书所呈现的这种形状十分相似,故这种形状代表了能量的运动。
其实这些公理、定理每一本古书都在写都在说,只是没人将它们有条理的归纳而已。接下来,我会用这些东西来推导出玄空风水的理论结构。
第一步 从设计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及画圈假设你是第一位玄空风水祖师,考虑到前人的所有风水理论都不理想,想要重新设计一套理论来指导风水墓葬,应该怎么入手?
现在掌握的基本知识就是上面的一条公理,数条定理。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这么考虑,现在掌握的这套公理,是自洽的,是完美的,可以用它来发明一套逻辑严谨,完美的风水理论。
第一步做法:将我要做的山水放到公理之下,只有将其放在公理中,我才可以使用其中的定理来操作。怎么放?很简单,画个圈,将山水圈起来。圈多大?想多大就多大,想多小就多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因为这是我的公理特性。
所以将元空图在现实里真实的想象成一个圈,将我们要考量的山水放在这个圈里来。圈的大小由山、水共同决定的,所以风水里有祖山、父母山,水口这些定义,它们的意义在于确定这个圈有多大。
元空图被真实的做为一个方法论运用了起来,用来界量山水格局的总量,然后我们会在这一个圈里来讨论它的内涵。而这就是元空图的真正作用。
为什么前人说观水口的时候以目尽处为准?这个目尽处的意思就是边界的意思,它的作用就是确定这个虚圈要画多大的重要依据。
说到这儿说句题外话,历代以来就没人发现圆这种用法吗?当然不是,中医里清代明医黄元御的圆运动理论,以及《黄氏圈论》,以及丹道家的一些书,它们都是将这个公理同时作为一个方法论来使用。可见这种用法其实一直都有人在使用。
第二步 来龙与去水的对照将山水圈到圆里,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将这两个不同东西区分开来。山为静,水为动,故一静一动两个事物。在圈中自然形成了太极图,这是由无极而成太极。于是我们可以在此使用太极图相关的定理来作为方法论。
从逻辑上来说,这里可能有人说山水总量是不同的,在这个圈里你就不是平衡和均匀的,你还怎么来作用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步画虚圈的目的就是在于单纯的将山水模型化,玄空玄空,将其化为玄化化空,将其理想化处理,然后以理想型的模型来处理整个山水的问题。这有点像我们现代科学里的数学建模。
所以在这个圈里,山水分出阴阳之后,需要我们将其确定下来,这个确定的方法,就是风水里的以水口定来龙,或是以龙定水口,龙与水是一对阴阳,要在圈中体现平衡,那么,它们的位置必然是对照关系。
知来龙方向,则知道水口在其对方;知水口方向,则可知来龙在其对照方向。
第三步 龙、山、向、水代表了能量的运动轨迹如果风水只是以龙、水为方向安葬,我们就会看到上面这样,这不是活的,这是静态的,没有生气,它不能体现动态的气运行的轨迹,所以作为风水设计者,在将龙水分开之后,还需要进行立向操作。
立向的作用是在龙水阴阳确定的情况下,找到气运动的轨迹,乘生气。怎么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