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书柜部分书
那时候的我,一直执着于买书来看,是因为我觉得:阅读必须要有仪式感,纸质书无论是在形式还是质感方面,都优于电子书。
我的观念在这10天发生了变化。
变化的起因,是我读完了这两本书:
《认知觉醒》和《认知驱动》。
自此,我对阅读时关于电子书和纸质书的选择,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答案:
需要经常翻阅的书籍,一定要买纸质书。比如,个人成长类、工具书类。
小说、故事、以及其它以故事情节为主的书籍,可以选择电子书。
请注意,我在第一条里面,用了“一定”,在电子书前面用了“可以”,言外之意是要告诉大家: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指的是,如果你不受阅读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那绝对是首选纸质书。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我的答案。
我在3月份决定持续读书的时候,就决定:不再拘泥于形式,看电子书。
我当时用的是“微信读书”的app。
它非常好用,而且没有广告,做笔记查看笔记也很方便。
最关键的是:我的可用于阅读的时间,非常适合电子书。
我每天能够阅读的时间有两个时间段:中午午休可以抽空40分钟,另外是晚上临睡前,晚上的时间要取决于孩子的入睡时间,一般的话,我会晚上再阅读40分钟左右,11点半之前睡觉。
可以看到,我的可阅读的时间非常碎片化,而电子书可以让我利用好我的碎片化时间。所以,我的看书速度也非常快。
但是,在我的心里,我是非常,非常,渴望能够阅读纸质书的。
直到在上周,我读到了《认知觉醒》,里面的一些观念直接刷新我的认知和观念。
就像是,昏昏欲睡的瞬间,被人猛然惊醒。
我觉得,这本书是我读到的,关于个人成长类书籍中最好的、可操作性最强的一本书。
它真的是一本好书。
所以,我当时做了非常多的笔记——在app上划了非常多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