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分析200字,试卷分析语文200字学生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3 22:42:54

(四)名著阅读分析。

名著阅读选自九年级上册教材推荐的篇目《艾青诗选》《水浒传》,主客观方式考查结合,大大降低了题的难度,前者《艾青诗选》考查知识较细致,注重阅读名著时的细节处,后者《水浒传》更重理解与语用。此题满分7分,平均分3.02,满分率0.02%(仅2人)。从得失分分析,教师平常指导名著阅读时,更多地关注了知识的死记硬背,缺乏对名著的深层理解,缺乏对学生语言表述与运用的引导。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母亲是最朴素的人文》分析。

第17至20小题考查学生对文学类文本内容的快速把握,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对特殊问题的理解、分析与判断,联系文本对人物的分析。17、18题满分8分,平均分3.18,标准差1,满分率0;19、20题满分8分,平均分3.67,标准差1.62,满分率0.12%(仅5人)。

此大题从2021年中考改革的方式来看,考查方式较往年没有改变,今后在此题上可能还会加大难度,比如语料的链接题,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践题。很多考生一是语言概括不准确;二是只答出一层意思;三是失分原因是一部分学生审题不严密,两个问题只回答了一个;四是所答非所问,反映了分析不到位,语言运用与表达不明确、不规范、不精炼、无逻辑、乏思维的通病。这一类考试题目年年都考,我们应该在这上面多下功夫,可以让学生总结出答题规律与套路,进行强化训练。提醒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分析。

此题是多篇语料的组合,文本较长,考查学生在特定时间空间里的阅读能力。这一组语料内容很有实际意义,体现了试卷的实用性价值。试题命制重在考查学生对文章理解、分析能力、表述能力,同时突显学生个性,倡导学生有创意地表达。第21客观题,平均分1.53,正确率51.1%;第22、23题满分7分,平均分4.08,满分率1.19%(50人)。

由此可见,回答错误的原因是对多文本的阅读能力不够,分析能力与语言概括能力较差,个别学生不会筛选信息,自行概括。说明学生根本就没有科学的阅读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但是从试卷上看,有很多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来回答问题,表面看是术语问题,其实症结在于文体不清(与说明文、记叙文文体混为一谈),说明我们老师平时训练不够,没有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区分。

语文试卷分析200字,试卷分析语文200字学生(5)

第三板块:应用·写作

第24题微作文。微写作在2021年本市中考中首次出现,它贴近生活、紧扣教材、联系时事的命题特点更有利于考生抒发真情实感,客观描述事物,准确表达观点。从本质上说,微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题,但稍有不慎,学生容易废话连篇、主次不分、观点不明。本次微作文满分10分,平均分6.07,满分率1.12%(47人)。

第25题材料作文。这个作文材料,有一定的思辨性,好在审题无难度,又是写学生平常的生活,所以距离拉得不大。材料中所蕴含的话题,是很能引起共鸣的,问题是,切入点在哪?如何立意?怎么选材?选什么问题恰当?这些都需要考生在考场短时间内快速解决。根据考生答卷情况估计,满分50分,平均分36,最高分46,最低分0,标准差6.64;全县学生平均居于三类文(35-39分)的作文水平。

作文题完成情况总体一般,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结构模式化,比较机械。一些作文采用“题记——正文(小标题)——后记”等形式,却不知这种结构的内涵,题记起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一逗(或一点)到底的现象很严重。三是在内容上,有事件不具体,文体不分的情况,既不是抒情散文,也不是议论文,更不是记叙文。四是作文套作的痕迹太重,采用万能开头结尾方法,只注重开头结尾,中间部分如同鸡肋,甚至开篇与第二段难以有效衔接。五是作文缺乏个性。作文得分率都不高,富有创意、文质兼美的佳作更是寥寥无几。许多学生作文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相去甚远,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写记叙文,许多学生选材平淡陈旧,缺乏真情实感,没有个性,感染力不强;缺乏细致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语言苍白,缺乏文采。议论文素材积累少,很难有高阶思维的呈现,文化底蕴更显不足。

语文试卷分析200字,试卷分析语文200字学生(6)

四、建议措施

(一)研读202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四川省初中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2021年),明确具体要求,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努力变无效、低效课堂为有效甚至高效课堂。

(二)重视阅读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语言感悟、分析综合、筛选信息、语言表达等能力上多下功夫。

(三)扎扎实实抓好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培养,加强对学生正确书写、语言运用、高阶思维、创新突破等语文学习习惯及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四)加强文学修养,注重文化积淀。运用多种方法,激励督促学生背诵优秀的古典诗文和现当代名家名篇,并强化名篇名句的默写。

(五)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体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思想修养、文化素养、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表达技巧、课外视野、欣赏品位等等。是每位教师需要关注和引导的问题。考场上的高分作文得益于平时多读书、多思考、多练习,如果平时读书少、练习少,缺乏分析与思考,考场上作文想得高分就不太容易。但我们也可以采用一些应对技巧使作文得到较理想的分数。一是目中要有“标”,系统训练。教学要有课标意识,依照部编教材的单元作文要求,有规划,有安排,不随意,不盲目,练扎实。二是文中要有“字”,书写漂亮。训练作文的同时,要重视“字”的书写,教师要狠抓书写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作文格式,学会排版布局,注重作文“颜值”。三是文中要有“魂”,中心明确。指导学生学会审题立意,围绕中心选材组材,运用方法技巧,写出个性作文。四是文中要有“格”,层次分明。指导如何谋篇布局,安排详略,开头如何迅速点题,结尾如何漂亮收官等等。五是文中要有“情”,学会思考。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现生活。文学源于生活,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启发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挖掘身边富有个性的典型材料,并且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研究考题,注重应试技巧的指导,使教学与复习更具针对性。

附试卷

语文试卷分析200字,试卷分析语文200字学生(7)

语文试卷分析200字,试卷分析语文200字学生(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