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没有收取大额费用的权利
大多数学校都会成立家委会,“家委会”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系统的“标配”。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律师邓煦介绍说,家委会虽然有一些权力,但根据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家委会没有收取这种大额费用,并进行管理的权利。
邓煦:
目前学校家长委员会设立的依据是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其中规定家长委员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职责:第一就是参与学校的管理,对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决策提出意见建议。
第二就是参与教育工作,发挥家长的一些优势,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
第三就是沟通学校与家庭,根据发改委和教育部关于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目前公办的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是只能由学校收取或者代为收取的。从上述文件就可以看出,家长委员会没有收取这种大额的费用,并进行管理的这种权利。
家委会的运行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和规定
2012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提出家委会要针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重点做好德育、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推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化解家校矛盾等工作。随着家委会越来越普及、承担的职能越来越多,家委会的某些弊病与漏洞逐渐暴露了出来。邓煦认为,目前家委会的运行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定。
邓煦:
如果在行使规定的职责时,涉及了收取少量费用的情况,这可以看作是一般的民事委托代理关系委托关系的建立,必须严格坚持这种自愿原则,同时作为受委托人的家长委员会成员,也应该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这种代收费用的使用,在事前就应该经过委托人的同意,如果情况特别紧急,无法事前告知的这种情况下,家长委员会的成员也应该在处理事务以后及时的告知和报告委托人。
总体上来说,家长委员会的运行管理还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建议后续教育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的政府机关,还是应该进一步的在规则上进行完善,同时学校也应该担负起指导的职责,将家长委员会纳入学校的日常的管理。
家委会到底有哪些权利
家委会到底该有哪些权利,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介绍说:
熊丙奇:
一个就是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的办学管理和监督,能够代表家长维护学生的权利。其次,家长委员会可以一定程度上服务全体学生和家长。
就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事务来讲,包括管理事务,还有就是有关的服务事务,管理事务,就包括非教育的管理事务,如学校的校服采购,学生的食堂的卫生,校园的安全,这需要家长委员会参与监督,同时可履行一定的管理职责。
另外一类就是服务性的措施,比如说学校或者为学生代购,某些物品,考虑到有家长委员会统一购买可能更加方便,或者是具有议价能力。如果大部分家长赞成,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可以帮家长购买。
别让家委会变了味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家委会的组建和运营已经逐渐走了形式、变了味道。在个别学校,家委会选举堪称“拼爹会”和“赞助会”。有的家委会常委全是单位领导,不少家长质疑,难道普通人就不能胜任家委会任务吗?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某些家委会虽然名为家委会,实则却成为摆设、工具或联谊会。
熊丙奇:
所谓摆设就是家委会不发挥作用,所谓工具就是可能是在学校不方便出面的有关事务上由家委会出面,这就会发生变异,最关键就在于家委会第一不是由全体家长选举产生,第二没有清晰明确家委会的职责和议事规则。
因此要解决家委会变异的问题,首先就是应该有全体家长选举产生的这个委员应该对全体家长负责,还要向全体家长述职,接受家长的监督,同时所有家长要共同参与制定家委会的议事规则。
另外就是建立起了能够参与学校管理监督这种职责的家委会,实际上也会构建平等的家校关系,避免现在有的家长担心相对于学校处于弱势,随之出现一系列的小冲突的一些问题,这样才会促进家校的关系平等,同时构建健康的家校关系。
2017年杭州市某小学家委会竞选履历
如何使家委会成为真正的沟通桥梁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认为学校、家长和师生应当共同成为家委会的监督者,家委会的账目要公开透明,人员管理也要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这样才能让家委会真正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
刘德良:
我们要对家委会的权利进行监督和限制。我们中国的文化当中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愿意出来去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往往会随大流,别人都这么着了,我为什么要枪打出头鸟呢,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不好的一个方面。
如果要收集班费,必须要通过学校财务专款专用,受到财务审计的监督,如果收取班费是必须的,一定要从学校里财务的审计监督专款专用。
您家孩子所在的学校
有“家委会”吗?
内容来源:1039新闻早班车
来源: 北京交通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