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郎顾之争,郎顾之争过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4 00:23:02

*是会膨胀,有时也会令人鲁莽从事,在质疑阴影中,顾雏军已不满足于“冰箱大王”这一舞台,当年抢购小天鹅时,他狂妄地说:“我唯一不缺的就是钱。”

2003年,”ST科龙” 摘帽后,顾雏军马不停蹄地开启了“并购大王”之旅。同一年间,先是以2.07亿元,啃下美菱电器20.03%的股份,当上了美菱大*;7月,他又收购西冷集团,12月,亚星客车60.67%的股权,又被他4亿拿下。2004年,“襄阳轴承”到手。到2005年1月,顾雏军登上了第二届“胡润资本控制50强”榜首,作为格林柯尔系的创始人,旗下已控制着海信、科龙等五家上市公司。

不过,江湖上也在流传着顾雏军善于玩弄各种左手倒右手、横跨家电、汽车两大市场的资本游戏手段版本。

令“资本狂人”顾雏军财富人生命运改变的,不能不说一下发端于2004年的“郎顾公案”。

2004年8月,出生于台湾的香港中文大学金融教授郎咸平,接连发表了《海尔变形记一次曲折而枪瞄的MBO》《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的演讲,就“国退民进”中的产权改革、以及对海尔、TCL和科龙电器改制进行了质疑,火力焦点主要集中于“席卷国家财富”之上。

处于舆论焦点当中,海尔张瑞敏选择了低调,人家“一声不吭”;而性格倔犟出名的顾雏军却选择了高调回击,而当科龙电器于2005年出现36.93亿元巨额亏损时,顾雏军无疑是“越抹越黑”。

另外,当时主流经济学家里,也裂变为两大阵营,有力挺顾雏军的,比如张维迎等,也有挺郎咸平的,一度闹得沸沸扬扬,这就是著名的“郎顾之争”

对于顾雏军个人而言,“郎顾之争”不在于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改革孰对孰错问题,而是令顾雏军及其资本运作的目标被无限放大,从商业逻辑上是大忌,因为中间任何一个小小的犯错,都可能被放大,令自身处于社会“显微镜”照射之下;而这,可能是顾雏军最容易被击中的软肋。

低调,是国内外许多家族企业的显著特征,而谦逊、低调、自信与坚韧,更是很多成功企业家的“自画像”。

所谓“低调做事、高调赚钱”, 低调之风,也是不少家族世代传承、最珍贵的东西,勿要以为“自带网红”有多少好处,风险往往与之俱来,更遑论傲慢了。

2003年郎顾之争,郎顾之争过程(9)

2005年,顾雏军“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二个月后,时任科龙电器董事长的顾雏军与其他多位企业高管被广东警方拘留。自此,科龙的“顾雏军时代”告一段落。

随后数年,青岛海信受让广东格林柯尔持有的境内法人股,长虹接手美菱、亚星和襄轴重归当地政府,而顾雏军在港上市的“格林柯尔”,也于2007年5月正式退市;鼎盛一时、一路争议不断的顾氏格林柯尔系“香消玉损”, 顾雏军的资产幻梦也一起灰飞湮灭。

2009年4月9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顾雏军案作出终审裁定,对顾雏军执行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顾雏军头顶上共有三罪,即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资金罪。

而纵观顾雏军的一系列收购,染指的均是国有企业,令人称奇的是,经他“金手指”一点,原本债台高筑、风雨飘摇的企业,都从困境中走出来,并被带进有活力的生路,收购狂人成了解决国企危机的救星!

获颁“2003 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时候,央视曾经给顾雏军的颁奖词中有一句话:“在国企改制中作出了巨大贡献!”而顾雏军在更早之前却说过:“国有企业好进入,如果我不要的话,浪费也是浪费了。”

关于国企改革的方向和道路,一直是百家争鸣,核心问题在于具体怎么做;特别是产权改革中,如何保证国有企业资产不流失,当中没有猫腻。

“郎顾之争”,当时确实有点“责备求全”,可如何在市场化改革中推动市场定价,也是改革推进中必须破解的。

一波说 • 2017“趴下”的中国家族企业(4)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