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除了秸秆粉碎还田,还有一些处理秸秆的方式可能更合理,比如秸秆回收综合利用。秸秆的用途很多,既能用来造纸,又能用作饲料,还能用来发电、加工建材、当作食用菌基料等等。秸秆综合利用能把秸秆“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但目前最大的难题就是运输成本,因为秸秆综合加工厂少,而运输成本高,距离稍远成本就太高了,不利于综合利用的推广。
而在秸秆粉碎还田之前,农民处理秸秆还有一种方式,即焚烧秸秆,在收过庄稼后点一把火,方便快捷几乎零成本。秸秆烧过后留下的秸秆灰,还能留在庄稼地里当肥料。焚烧秸秆最大的问题是会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还会影响交通。为了保护环境,目前秸秆禁烧已经推行多年,绝大多数地方都是严禁焚烧秸秆的。每年的夏收、秋收,农村到处都是秸秆禁烧的标语,在地头还有专人设岗,严防地里冒烟点火。
不过,近段时间笔者却听说,有些地方秸秆禁烧开始“反转”,又允许农民重新烧秸秆了,这是真的吗?经过查询笔者发现,在个别地方,的确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一刀切”禁止焚烧秸秆了,开始设置“限烧区”,划定专门的区域,允许在规定的时间内烧除秸秆。
例如在广西贵港,在今年3月6日到7日,每日上午10:00至下午15:00,所属乡镇就可以焚烧秸秆。按照要求,在上下午两个时间段,实施错峰焚烧管理,避免同一时段集中焚烧。在每个时段安排2-3个乡镇(街道)开展有组织焚烧。乡镇(街道)应在本辖区焚烧时段内安排各村(社区)安全、有序焚烧。同时,要避免在高速公路沿线、铁路及国省干道沿线两侧和机场周边、自然保护区等区域附近焚烧。还要有专人负责值守,严防火灾。
在吉林个别地方,每年的春季也会安排专门的时间允许农民焚烧秸秆。但综合来看,设置“限烧区”、允许合理烧秸秆的地方很少,绝大多数地方还是全年、全域范围禁烧秸秆的。农民朋友一定要注意,留心当地的最新通知,只要没有统一组织焚烧秸秆,就不要烧,避免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