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的观念与文化认同的危机
——对中国人价值变迁机制的探讨
众所周知,社会变迁与价值观念的变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促成变迁的因素也很多。
但中国近现代变迁中有两个重要的因素是显而易见的,它们是政府的作为和外力的入侵,有的时候这两者还会结合起来改变社会及其成员的观念。
先就政府的作为方面来看,历代政府往往都有其自身的官方意识形态或社会理想,无论其持有革命主张,还是作为改良派,抑或实现传统复兴等,都会影响这个社会变动的方向。
尤为明显的是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提出的现代化道路,这种由政府出面进行的变迁规划,无论民众认同、欢迎、抵触、或反抗与否,政府都有其自身的行政力量来改造社会或贯彻自己的意志。
至于外来的强势,中国近代以来多次受到西方列强的侵扰,无论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无论在物质方面抑或非物质方面,都引发了社会深刻的变迁。
当然,这也是中国由被动转向主动走现代化之路的主要动力。
但在这篇论文中,我一方面承认它们是社会价值变迁的重要因素,但另一方面只将它们作为我下面讨论问题的一个不言而喻的背景。
我这里给自己出的一个题目是,中国人价值变迁中的机制是怎样的。
它涉及的内容在中国近代化以来不是被多次论战过了,就是被许多学者论述过了,还有学者从意识危机、权威危机、认同危机等角度来探讨过这类问题。
因此我的问题集中在:
中国人的现代化或西化(现在的时髦说法叫“接轨”)的内在价值依据是什么?
中国文化传统在什么地方让中国人不惜一切地放弃而去追求现代性?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愿意走向这种变迁之路?
人们是无意识地跟从政府的行政推进、社会精英的倡导,还是也想通过现代化来告别传统,寻求未来的生活呢?
从今日中国社会变迁方向、速率和被广泛接受的现代程度看,我们迫于赶路而无暇回过头来多想(而回过头来想的人大多有西方生活经历,这点同倡导社会科学本土化很相似),也顾及不到“反现代化”是否也有益处。
回顾以往的价值变迁与现代化的讨论,我认为,确定一种社会事实要比作出一种价值判断更重要。
我以为,如果我们发现了中国社会与价值变迁中的一种事实,一种机制,也许我们重审这一主题就会多些理性,多些稳健,多些新的反思。
寻求社会变迁的价值标准
社会与价值的变迁本是无可争议的客观事实,许多历史学家都把变迁作为历史的常态。
但既然变化成了常态,那么变化的尺度是如何确定的呢?
或许有多少种研究视角,就有多少种对变的理解。但我们也发现任何对变化的理解还是有一种比较一致的价值判断方式在起作用,这就是一种由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所维持的文化形态。
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变化属过眼烟云的,因为它们并无成型,成为历史上曾有过的一个记号。
可一旦一种变化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或价值上的形态,我们即使在它失去之后仍然受到它的影响,形成一种文化认同,这就是所谓的传统。
那么一种较为固定的文化形态如何才能算得上变化了呢?我们先从中国民间的几种说法中来获得一些启发。
中国人对变的一种说法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等。这些说法的意思都是想表明:有些事物看起来是变了,其实未变。
而另一说法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等,表示有的变化是有周期性的,看起来好像事物在变,其实变来变去还是会回到原来的位置,所谓变化实际上是事态或事物的一种循环往复,或在两极之间的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