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喜欢的典故》(第二季)解说词(第八集)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本集主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著名论断,现在已经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把“绿色发展”作为主题,将更为全面地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富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
第一部分:什么是绿色发展
主持人康辉:
学习思想,领悟经典,感受平语近人。欢迎您收看《平“语”近人——*喜欢的典故》。我是主持人康辉。今天来到节目现场的有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的朋友,还有来自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朋友们,欢迎大家!
《礼记·中庸》当中有这样一句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曾经引用过这句话。那听到这句话,我们马上能够联想到的词语是什么呢?和谐。对不对?我们追求人与人之间“道并行而不相悖”,和谐相处;我们也追求人与自然之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和谐共生。
今天,我们就通过解读**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论述当中的精妙用典,来进一步学习领会*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现在,我们有请本期节目的思想解读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炳林教授。
思想解读人王炳林: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绿色发展”的话题。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是象征生命的颜色。我们通常把有益于健康的食品称为“绿色食品”,把通畅的道路称为“绿色通道”。如今,绿色发展更是成为美丽中国的底色、美好生活的希望。坚持绿色发展,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当中,这是**一直以来的牵挂。
在这里,我想问一问大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句都有哪些。
观众一: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观众二: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观众三:
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思想解读人王炳林:
好,非常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党的十九大已经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强调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今天,我们围绕着“绿色发展”这个关键词谈三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是绿色发展,第二个是为什么要绿色发展,第三是如何实现绿色发展。首先,我们讲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绿色发展?我们先共同收看一段**的原音短片。
*原音短片一:
《齐民要术》中有“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记述。这些观念都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表达了我们的先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识。
主持人康辉:
刚刚我们听到的**的这段话,是2018年5月18号他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讲的。这次大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召开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也是意义最为深远的关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大会。大会的最大亮点,也是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就是确立了*生态文明思想。
在刚刚这段讲话当中,大家会注意到**有几处用典,其中他引用了《齐民要术》当中的一句话:“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句话非常明达晓畅,一听就懂。那这句话对于今天我们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又会带来哪些新的启示呢?现在,我们有请本期节目的经典释义人,中南大学杨雨教授来为大家解读。
经典释义人杨雨: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几句话出自于北魏贾思勰的著作《齐民要术》。这部著作大约成书于公元533到544年之间,是中国历史上保存至今最早的一部农业著作。全书分为10卷92篇,分别论述了各种农作物的栽培,还有家禽家畜的饲养、农产品的加工和副业,等等。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出现在《齐民要术》的《种谷》篇当中。贾思勰是用种谷作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该怎么样地“顺天时,量地利”。比方说,“地势有良薄”,土地的肥力有高低之分。那如果是良田,宜于晚一点种;如果是薄田,就宜于早一点种,因为薄田种晚了就不会有丰厚的收获。“山泽有异宜”。如果是山田,就应该种强苗,来避免风霜等恶劣气候的侵袭;那如果是泽田,就宜于种弱苗,这样收获会更加地丰富。根据天时地利来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就会“用力少而成功多”。反之,如果任性妄为,违背自然规律,那一定会劳而无功,一无所获。
当然,贾思勰这种“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哲学智慧,并不仅仅只适用于农业生产,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适用这种规律。
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当中,曾提到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事例——都江堰,那今天我不妨再来说一说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之上,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都江堰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上古的时候,其实成都平原是一个频繁遭到水灾、旱灾这样一些自然灾害侵袭的地方。所以,历代的帝王都特别重视治理自然灾害。比如说,著名的开明帝鳖灵就是因为治水有功,接受了望帝杜宇的禅让。
当然,成都平原的真正福音还得等到秦昭王的时候。蜀郡太守李冰等人在前人开凿水利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凿开离堆,避免沫水造成的灾害,又在成都一带开凿了两条江水的支流。这些河渠不仅水深都能够行舟,而且还可以用来灌溉农田,百姓也因此享受到了这项工程带来的巨大利益。从此,成都平原不仅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济保障,而且世世代代还造福着天府之国的人民。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正是中国传统智慧的核心理念之一,这也正是“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思想源头。
思想解读人王炳林:
感谢杨雨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局面。
那么,究竟什么是绿色发展呢?所谓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的生态安全做出新的贡献。所以说,绿色发展就是要绿色强国、绿色惠民,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绿色生态产品,让老百姓生活在更加和谐宜居的环境当中。
**多次讲过焦裕禄的故事。焦裕禄,大家知道,是我们党的好干部,是县委*的好榜样,他也是防沙治沙的好干部,也可以说是推动绿色发展的生动典型。
大家知道,50多年前,焦裕禄到兰考任县委*。当时的兰考是风沙弥漫、内涝严重、土地碱化。风沙一起来以后,把庄稼打得一片一片的,都给打死了,那个时候的小麦亩产仅有40斤。所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焦裕禄带病坚持工作,带领全县人民防风固沙、种植泡桐。泡桐这种树成活率高,长得也快,很快就见效。那么现在呢,焦裕禄亲自种植的那棵泡桐已经长为参天大树,这棵大树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焦桐”。在兰考,泡桐也成为一个很好的乐器材料。通过这样大量的种植,也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丰厚的收益。那么,这样一个例子也说明,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
我们接下来讲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绿色发展?我们先共同收看一段**的原音短片。
第二部分:为什么要绿色发展
*原音短片二:
“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面向未来,我们要敬畏自然、珍爱地球,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尊崇、顺应、保护自然生态,加强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共享经验、共迎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海、绿水青山。
经典释义人杨雨:
这是**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一段话。“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这两句话节选自《荀子·天论》。原文是这样写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这几句话翻译过来,大意是这个样子的:大自然的运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会因为喜欢尧,就保存规律的正常性;也不会因为讨厌桀,就丧失掉规律的正常性。人类的活动如果适应了自然规律就会吉祥如意,反之,如果人类的活动违背自然规律就会遭遇凶险。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谁呢?辛弃疾。可能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辛弃疾就是那个“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慷慨将军,就是那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爱国英雄,但就是这样一个铮铮铁汉,他也具有非常强烈的绿色生态意识。
我举个例子来说吧。乾道八年(1172年)的时候,辛弃疾被任命为滁州知州,就相当于滁州市的市长了。滁州地处江淮之间,这里靠近宋金边境,地理军事位置非常重要。宋代在经历了“靖康之耻”,“南渡”之后,滁州这个地方屡次遭到战争的洗劫。原本的繁华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老百姓只能在瓦砾场里面搭建临时的茅棚栖身,风一吹,摇摇欲坠。那这样的现状应该如何改变呢?
好个辛弃疾呀!头脑非常清晰,执行力非常强。他一到滁州就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简单地说,他的措施就是要改变滁州的自然现状和民生现状。
在民生这一方面,他首先上疏,要求减免当地百姓的上供钱;在自然现状这方面,他大力地招抚难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水土环境,大力地发展农业,开垦荒田,当年的夏粮就喜获丰收。
滁州的自然生态环境改善了,本来背井离乡的难民也纷纷地回来了,老百姓也安居乐业了。所以,虽然辛弃疾上疏要求减免了当地的赋税,但是因为地方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所以那一年的税收反而比以前大为增长。怎么样,辛弃疾不是一个只会冲锋陷阵的一介武夫吧!
直到今天,古人的思想运用到我们的绿色生态的环保意识和实践活动上,仍然极具现实性的指导意义。就像**说的那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创造富裕小康的生活,同时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水青山。
思想解读人王炳林:
再次感谢杨雨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解。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为什么要绿色发展。我讲两点:
第一,绿色发展是千年大计。
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坚持这样一种绿色发展,是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战略任务。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当中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说,一些地方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所以,恩格斯深刻地指出,我们不要陶醉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也就是说,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一兴俱兴,一损俱损。
所以,现在老百姓普遍地说:“过去是盼温饱,现在是盼环保;过去是求生存,现在是求生态。”所以,只有保护好环境,我们未来的目标才能实现,才能保障人民的幸福安康。
第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为什么要实现绿色发展,关键是要理解好、践行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一个理念。因为绿水青山是自然风景,金山银山是财富的象征。**把两者生动而又深刻地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揭示了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辩证关系。
提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就不能不提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这里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
走进余村,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这里三面环山,竹海绵延,绿水潺潺,入眼皆是青山绿水,美景一片。每天,来余村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字幕:2020年**在浙江余村考察
**同期声:时间如梭,过得真快,当年的情况我历历在目。你们现在取得的成绩,就证明我们这条路子是正确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经济,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
思想解读人王炳林:
距离村庄仅有几百米远的矿洞遗址,还能勾起人们对十几年前的回忆。很难想象,那时的余村还是另一番景象。上世纪末,余村大规模开山采矿,成为全县最大的石灰岩开采区,也成为全县首富村。但是,过度开采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面对这种情况,余村也下了狠心,相继关停矿山和污染企业,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由300多万元直降到20多万元。余村人也陷入了纠结和苦闷。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的*来到这个山村。
**2005年同期声:一定不要说再想着走老路,还是要迷恋着过去的那种发展模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思想解读人王炳林:
现在的余村,整齐的楼房、干净的街道,已经完全旧貌换新颜。当年的矿山变成了现在的公园,水泥厂的旧址上,一片绿油油的树苗正茁壮成长。十余年间,这个小山村从恶劣的生态环境变成为现在的绿水青山。
主持人康辉:
十几年来,恐怕没有谁比余村人自己更加能深切地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十个字的力量所在。那今天呢,我们也特别把现任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党支部*汪玉成同志请到了节目的现场。来,欢迎他。
主持人康辉:
汪*是土生土长的余村人,对吧?
汪玉成(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党支部*):对。
主持人康辉:
那现在如果回想一下十几年前余村的样子,留给您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汪玉成:
余村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炸山、开矿,办水泥厂。那个时候,余村整个经济收入是安吉首屈一指的富裕村。当时,我的父母也是矿山上的工人,至今我都记得儿时的那首打油诗:“大炮一声震天响,黑烟灰尘雾茫茫。翠竹绿叶变颜色,白衣晒成黄衣裳。”
主持人康辉:
那时候虽然富,但是生态环境特别地差。
汪玉成:
不仅仅这个生态环境破坏了,在当时的矿山上,经常会有意外的伤亡事故发生。当时的村班子考虑到这样发展不是长久之计,在2000年初我们果断关停了这个矿山水泥厂,来发展绿色经济。那么,当时关停矿山之后,整个村集体经济从300多万元的这个收入直接下滑到20多万元,老百姓自身的这个收入也受到了影响。但是,村里不发展,上级不满意;吃子孙饭的发展,百姓不同意。就在那个时候,干部彷徨、百姓迷茫之时,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的*同志来到余村调研,在听取我们关停矿山想发展绿色经济的这个汇报之后,他觉得这是高明之举,要求我们要坚定地沿着这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走下去。就是因为*当时在余村给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才有了我们余村现今这个模样。
主持人康辉:
刚才您说到了,原来余村采石挖矿的时候,也曾经是整个安吉县的首屈一指的富裕村,那现在如果按照这个经济发展的水平,包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来衡量的话,那余村在整个安吉县排第几?
汪玉成:
也是应该进前五位了。
主持人康辉:
前五位了。
汪玉成:
对。应该说,2019年,我们村里面年接待游客量达到了8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521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达到了253万元,我们老百姓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近5万元,应该说不是仅仅在安吉,我们在整个浙江都靠前。
汪玉成:
是的。
主持人康辉:
所以,事实证明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可以不断地变成金山银山。
主持人康辉:
今天,我们在节目现场,还是请来了几位高校的思政课老师,特别想听听思政课老师说一说,在课堂上你们是怎么把*生态文明思想融汇其中的,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做法。
张会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首先,我们要讲到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知道,在环保和生态文明这个问题上,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点点滴滴做起,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积极配合垃圾分类。
说到垃圾分类,我曾经对学生有三问:第一问,你知道乱丢垃圾是不道德的吗?第二问,你知道不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仍然是乱丢垃圾吗?第三问,你们这样乱丢过垃圾吗?所有人都沉默了。随着上海、北京等很多城市陆续推出垃圾分类的强制性法律,那么今后乱丢垃圾的话,那不仅是个道德问题,严重的话还可能涉及到违法的问题。因此,我们就是要告诉我们的年轻人,包括所有的人,生态文明思想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深入到内心里,并落实到行动中。
主持人康辉:
好,谢谢!给年轻人传授*生态文明思想,一定是和他们的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因为绿色发展应该融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那现在我们再来听一听*的话。
第三部分: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原音短片三:
我们应该追求热爱自然情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要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
经典释义人杨雨:
这是2019年4月28日,*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一段讲话。在这段讲话里面,*引用了一处典故:“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这两句话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四卷《唐纪五十·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年》。
当时的名臣陆贽对唐德宗提出了均节财赋的六条建议,其中第二条就提到了“夫地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这就明确提出了土地能够提供的资源是有限度的,所以人们对土地的索取也应该有一定的“度”,要有所节制。因为土地的肥沃与贫瘠、产出的多少,那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是相对比较恒定、比较稳定的,而人们使用多少、耗费多少,关键在于人自己的衡量和把握。显然,陆贽是用这段话来劝谏唐德宗要懂得量入为出,让土地和人民都能够得以休养生息,这才是国富民强的长久之计。
当然,陆贽的这种思想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中国古老的思想智慧一脉相承下来的。比如说,中国就是世界上最早设置“环境保护部”的国家。早在西周王朝的时候,就有一个部门叫作“虞”,其官员又称为“虞人”,主要的职责是掌管山泽禽兽之事。像《礼记·月令》里面就有这样的明确的规定:“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这就是说,季夏之月正是树木生长很茂盛的时候,政府就会派遣虞人去视察山林,严禁砍伐树木。你看,是不是跟我们现在实施的封山育林、伏季休渔制度一脉相承,并且行之有效的呢?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确是生态文明的真谛。自觉主动地为自然创造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其实也是为我们人类自己创造更加宽裕、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
思想解读人王炳林:
感谢杨雨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解。接下来,我想讲一下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三个大问题: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第一,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个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过去那种粗放式、高投入、高污染那样一种发展方式,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另外,就是要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对于空气、水、土壤污染进行综合整治。正如**所强调的,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同时,还要加大绿化国土的行动,推动植树造林,应该说植树造林是修复生态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推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可以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无论工作多忙,他总在清明节前后亲自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字幕:2017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同期声:生态建设,绿化是很重要的。要建立绿色屏障,人们都应该生活在绿荫之中,这些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思想解读人王炳林:
**还对三代塞罕坝人建林场,把荒原变成林海这样一个事迹给予了高度的赞扬,赞扬塞罕坝林场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塞罕坝,是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集这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所以整个是一个荒原的景象。
新中国成立以后,塞罕坝人决定改变这种状况。经过50多年的奋斗,一代接着一代干,现在整个塞罕坝荒原已经变成了一个人工林海,创造了把荒原变成绿海的这样一种人间奇迹,谱写了推动生态文明发展的辉煌篇章。
主持人康辉:
2019年9月,就在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河北塞罕坝林场先进群体也荣获了全国“最美奋斗者”的表彰。而今天,我们把这些“最美奋斗者”当中的几位代表请到了节目的现场,欢迎他们!
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这是老中青三代塞罕坝人的代表,今天在《平“语”近人》的节目现场齐聚一堂。那我们就从第一代塞罕坝人陈阿姨开始,给我们讲讲当年艰苦创业好吗?
陈彦娴(塞罕坝林场第一代务林人):
我们刚一去的时候,房屋没有,我们住的都是窝棚、马棚、仓库,还有那个很低矮的茅草房。你像夏天的时候,外边下着大雨,屋里下小雨。外边雨停了,屋里还在滴水。最难熬的其实是冬天,因为冬天塞罕坝气温达到零下四十多度,当时我们就睡在这个铺着一层莜麦秸的草屋里。睡觉的时候要穿着棉衣、棉裤,戴着棉帽子。然后,你早晨醒来的时候,棉衣、棉裤、被子上、眉毛上都是霜。
在1962年和1963年造林失败了,后来找到原因以后,1964年,在马蹄坑作业区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造林,这一次造林成活率达到97%左右。所以,坝上造林成活了,给我们了信心,我们才坚持、坚持、再坚持,把塞罕坝绿化到现在这样的百万亩林海。
主持人康辉:
今天我们很难想象,在那样一个艰苦的环境当中还能有那么认真扎实的工作,让一棵一棵的小苗长成参天大树。谢谢陈阿姨,谢谢!
张先生,您是第二代塞罕坝人,我们知道有一句话叫作“创业难,但守业更难”,那今天的塞罕坝人在做什么?
张利民(塞罕坝林场第二代务林人):
我们要接好老一代塞罕坝人交给我们的接力棒,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一代带着一代干,一张蓝图干到底。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建设好、经营好、保护好塞罕坝的林海,更好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森林的社会效益和森林的经济效益。
主持人康辉:
今天,塞罕坝无论是从环境还是从条件来讲,已经和当年相比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了,那么今天的年轻人是怎么理解塞罕坝精神的?
郭志睿(塞罕坝林场第三代务林人):
我们作为林场的第三代,一定会继承老一辈“功成不必在我”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将塞罕坝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主持人康辉:
谢谢各位,向你们致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在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也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把我们的绿色发展,把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地向前推进。接下来,我们继续有请思想解读人王炳林教授为大家讲解。
思想解读人王炳林:
下面我讲第二点,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我们说,绿色发展是牵扯到我们的发展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一种深刻变革,它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必须用制度、用法律来保障。应该说,这些年来,我们加大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像“水十条”“大气十条”等严格的法律制度。2014年,也通过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划出了生态红线和绿色底线。
现在,我们通过努力,绿色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使库布其沙漠不再是“死亡之海”,塞罕坝不再是“飞鸟无栖树”,九曲黄河也不再是“万里沙”。应该说,当今绿色发展越来越深入人心。只要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我们就能够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环境,就能够更好地赢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光明未来。
主持人康辉:
非常感谢本期节目的思想解读人王炳林教授、经典释义人杨雨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解。
**指出,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这也提示我们,我们还有这样的使命在身上,要肩负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和时代重任,我们要把这个接力棒一棒一棒地传下去,共同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地球家园,共同开创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美好的未来。
亲爱的朋友们,在本期节目的最后,让我们再一起重温、一起诵读和绿色相关的经典诗篇,我们再一次去感受古代先贤的生态智慧,再次领悟*生态文明思想的精华所在。
【经典诵读环节】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供稿)
扫一扫观看本集视频
扫一扫阅读本集解说词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26日0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