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征求意见稿)》(简称《目录》)4月8日晚公布,梅花鹿、马鹿、鸵鸟等13种特种畜禽位列其中,让这些特种畜禽养殖户松了一口气。
但曾经火热的竹鼠养殖扶贫项目,能否继续饲养、销售,如今仍面临着未知数,从业者的心依旧悬着。他们除了等待,似乎别无他法。
林燕春在查看竹鼠情况。
采访|朱柳融
图片|朱柳融
编辑|朱柳融
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千万养殖计划被打乱
“看到鸵鸟进入《目录》,虽然只是征求意见稿,但心里轻松了不少。”柳州市鹿寨县黄冕镇石门村鸵鸟养殖大户覃田明4月11日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暂缓的鸵鸟扩养计划,也许很快就能提上日程。
曾经做服装生意的覃田明,2018年返回家乡黄冕镇,投入15万元开始试验养殖,当年获利超10万元。“鸵鸟可谓浑身是宝,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覃田明介绍,每公斤鸵鸟肉约100元,一副鸵鸟皮毛售价数百元。
覃田明在喂鸵鸟。
2019年覃田明投入80万元新建了20亩的养殖场。按照覃田明的计划,2020年将通过“包销售、包技术”的形式,带动周边村民、贫困户养殖约3000只鸵鸟,产值可达约1000万元。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一计划被打乱。
1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发布公告,在疫情防控期间,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活动。
此后,覃田明的鸵鸟养殖场被封控隔离,要求其在疫情尚未解除期间,禁止对外扩散和转运贩卖,并对饲养、繁育场所定期开展消毒并做好监测。
覃田明养殖的鸵鸟。
“说不担忧是假的,刚刚投入那么多钱,怎么回本?”覃田明坦言,养殖场里100只鸵鸟不能不管,每天喂三次,成本约300元。
这样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日子,加上不断加码的野生动物管控政策,让覃田明和同行更加担心。“实在没办法,只能改建场地养牛。”覃田明表示,但改建场地又是一笔投入。
4月8日晚,《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征求意见稿)》公布,鸵鸟等13种特种畜禽位列其中,让覃田明又看到了希望。
覃田明预计,如果鸵鸟最终能够进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鸵鸟肉要涨价,整体价值要提升20%—50%。